虚拟VS现实,大数据带你解读中国虚拟现实公司
【数据猿导读】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在这一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各自的虚拟现实产品,时间回溯到5、6年前,虚拟现实的状况同现在相比则是大相径庭。本文将从时间、地区、行业等多个角度,对虚拟现实领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解读
来源:数据猿 作者:蔡明 张欣亮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在这一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各自的虚拟现实产品,谷歌在10月4日的大会上发布了虚拟现实眼镜 Daydream,Facebook、三星、索尼等巨头也纷纷发布了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创业者们也纷纷投入到虚拟现实领域,虚拟现实似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时间回溯到5、6年前,虚拟现实的状况同现在相比则是大相径庭,原来学校中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学们却没有一个愿意继续投身到这个行业。
本文通过对水滴数据平台中近500家虚拟现实领域公司所在城市、成立时间、行业类型、融资状况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从时间、地区、行业等多个角度,对虚拟现实领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解读。
2015年VR已经开始起飞
通过对这500家企业的成立时间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虚拟现实领域的相关公司增长数量一直保持一个较低水平,每年新出现的公司不超过20家,而由于新公司数量较少,造成增长率波动比较剧烈。从2011年开始,虚拟现实领域公司的增长数量开始稳步增长。
每年的增长速度至少达到 20%,这种增长在2015年达到顶峰。在2015年,共有159家新公司进入到虚拟现实领域。而截至到2016年9月,新成立的虚拟现实公司下降到54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由此可以看到,尽管2016年被称作虚拟现实元年,实际上从2015年,虚拟现实领域的公司数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我们把VR领域从上下游进行细分,划分了14个领域,其中:硬件模块为虚拟现实的相关硬件或者硬件方案,技术方案为其他行业方案或应用提供基础技术,行业方案主要针对行业客户(如:教育、军事等)APP/应用主要针对C端客户。从各个细分行业公司的成立时间可以看出,行业方案的公司发展形势较好,历年来成立的公司数量均占行业前列; VR相关硬件、VR眼镜或头盔、内容服务提供、技术服务提供和APP/应用开发从2014年就开始出现大幅增长。从2013年开始,已经出现对VR垂直领域进行创业服务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创业公社,目前创业公社与VR领域垂直媒体青亭网在中关村共同打造了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基地,着力为虚拟现实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
虚拟现实最爱一线城市
我们对VR公司所在城市进行分析,选取了其中公司数量最多的15大城市,这15座城市占据了全部公司的92%。同O2O公司的分布有一些相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是VR公司的重点分布地区,占据全部公司的69%。而前五名城市当中,杭州排名第四,公司数量达到近30家。在这5座城市当中,北京排行前三的细分领域的虚拟现实公司分别为:行业解决方案、内容提供、技术服务,其中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数量最多,达到51家;而在上海,APP/应用的公司占据到了第二位;特别的,广州的资讯平台公司数量较多。
这个春天开始于2015
从融资的角度来看,VR领域天使轮和A轮的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均超过了40次。而从金额的角度来看,A轮和B轮的融资金额最多,融资总金额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特别的,B轮融资共发生9次,平均每次融资金额均超过1.3亿元人民币。
从融资发生的时间来看, 2008年到2013年,融资事件频率和额度均较低。到了2014年,融资事件频率和融资金额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增长在2015年达到了高峰,在2015年,融资事件发生了37次,而融资金额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到了虚拟现实元年,融资事件持续增加,截止到 9月份,融资事件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总数,融资金额也达到近9亿元人民币。
从每个细分领域的角度来看,投资人更偏爱 VR硬件、VR眼镜、技术方案、行业方案和APP/应用领域的技术公司,这些领域的公司在2-3年内发生了多次的投资事件,而从融资金额的角度来看, VR眼镜领域得到的融资金额最多,超过了12亿元人民币。从时间上来看,在2015年,VR领域就已经感受到了资本的春天,各个细分领域均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融资。这种情况也持续到了2016年。
来源:数据猿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