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院数据CEO宣晓华:大数据 “泡沫”未必是坏事

【数据猿导读】 华院数据是专注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服务公司。其CEO宣晓华多年进行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在大数据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宣晓华在一次采访中对于大数据的所感所想

华院数据CEO宣晓华:大数据 “泡沫”未必是坏事

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华院数据(以下简称华院)的CEO宣晓华,就三线城市是否可发展大数据、大数据行业是否存在泡沫、行业瓶颈是否出现等难题向他请教,而他也倾囊相授。

极高创业成功率的“华院模式”是这样的!

记者:华院2002年成立时,大数据行业处于怎样一种状态?面临过哪些困难?

宣晓华:以前不太有人关注,我们算是国内最早从事数据挖掘和应用的企业,尤其是跨行业的数据挖掘,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积累,所以我们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也有很强的行业应用能力。当然,这其中也面临过困难:早期的人才培养、市场培育以及取得投资者的认可等等。现在我们不是一家传统的经营特定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我们是经营一个平台,同时培养许多大数据公司的企业,我们是一个生态的建设者,这种模式得到投资人认可也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现在,我们的投资者红杉资本等支持我们的模式。

记者:华院是一家企业,但是又孵化了很多公司,请您给我们谈谈这种模式?

宣晓华:我们不像大部分的企业那样去考虑营收和利润,我们的产品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与大数据有关的创新公司,我们会更多的去关注在这个平台上深度孵化出来的许多企业。这种模式可以说是我们独创的,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过去传统的企业内部大多都是事业部的形式,我们打破了这种模式,采用的是成立许多独立的公司,这是一种新的企业生态。华院是一家企业,这些孵化出来的公司也是独立的一家企业,只是他们跟华院有关,或者是初期在华院的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这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

记者:在这个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华院主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宣晓华:我们是来减少创业企业的弯路,创业的成功概率一般是很低的,创业有时候缺少资源、团队、经验,甚至于缺少早期的启动资金,而华院主要就是帮助创业者尤其是大数据创业者来克服这部分难题,客户资源、合作资源、早期的资金我们都能够提供,让创业者可以有工资,达到一定时候需要引进投资时,我们帮助其融资,因为孵化的公司是和华院一同来创办的,这对于投资者也有说服力。当然,华院创业10几年来也有许多困难,但同时我们也在减少现在创业者遇到的困难,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让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在华院内部消化掉,孵化的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一般商业模式、团队都是比较成型了,它的成功率就非常高了。目前从我们平台上走出去的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不发展的。

与特色产业结合,大数据在任何地方都有机会

记者:华院在北、上、广、成都等城市都有公司,这些分公司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宣晓华:我们服务的客户遍布全国,所以我们这些分公司也是为了更方便来服务和支持客户。华院在上海,但是孵化出来的公司不一定在上海,华院的分公司本身意义上扮演的就是分公司的职能,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每个地方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从华院出来的公司,杭州我们有三家公司,北京马上第二家公司也会成立,这些公司我们往往是与当地产业优势结合的,比如说我们杭州做的一家公司数云是与电商密切相关的。

记者:华院的分公司是否也扮演孵化的角色?

宣晓华:分公司也承担孵化的角色,我们在美国也成立分公司,它的工作也开始孵化,只是孵化的地点在美国。

记者:行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

宣晓华:创业本身很困难,大数据创业公司更不容易,大数据业务需要的人才是多面性的,他不只是懂技术,还需要对行业有所了解。当然,市场巨大,机会很多,除了底层的技术领域,一旦跟行业、产业结合起来,机会非常大,比如说:金融领域、消费领域、服务领域、健康领域等。有一句话说,将来大部分公司都是数据公司,那这个产业的前景可想而知。

记者:很多人比较关心二三线城市做大数据创业是否有机会,您怎么看?

宣晓华:大数据技术类的公司,在二三线城市确实没有太多优势,如果是大数据与产业结合,二三线城市做大数据是没问题的。反而没有什么不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大数据创业公司如果能够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结合起来,反而拥有产业资源的优势。所以即使是四线城市,在某些细分领域,也有可能有他们的强势资源。

记者: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没有机会再推出一个“华院”的模式?

宣晓华:杭州我认为更没有问题,在创新方面,杭州是一线城市,杭州甚至做几个都可以。杭州有很多的人才,有非常多的投资机构、基金,政府对创新小企业和引进人才也非常重视。所以杭州在推动创新、鼓励创新方面本身很强。某种意义上,杭州跟中关村比、跟上海比、跟深圳比,它一点也不差,甚至某些方面还有优势。即使不在杭州,其他地方也有机会。但是,不能跟风,像大数据交易所感觉就比较跟风,它很少有业务,有了大数据交易所放在那里,也不见得会产生大数据公司。

大数据的浮躁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记者:这个行业现在是不是有点浮躁?

宣晓华:浮躁是肯定有的,我们也把它叫做泡沫。浮躁怎么去理解呢?第一,我们希望大家冷静下来,现在许多企业、活动都打着大数据的招牌去宣传,但中国非常需要一些认真并和能做好的企业和人才,华院因此也在加快培育更多能把大数据落地的创新企业;

第二,怎么把这些浮躁变成正面的事情,比如,这些浮躁完成了对企业,大众的大数据的基本教育,以及更多资本积极参与大数据方向上的投资,这对中国重视大数据是有利的, 大数据企业要在目前好的环境下更好和更快发展;

第三,浮躁带来了初期浪费,尤其可能发生在地方政府没有选择好的落地伙伴和投入方向,这是大家不想看到的,但是在资本领域,一点泡沫(很多资本投向这个领域,好的大数据公司估值比较高)帮助了中国诞生更多优秀的并产生巨大价值的大数据公司,那这个事情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毕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这个方向和潜在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

记者:目前数据的定价、隐私、所有权等问题是不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瓶颈?

宣晓华:首先,不能把交易看得那么重要,短期来说,交易所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怎么利用数据来改善他的决策、经营、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甚至于政府通过大数据提高的决策水平、减少浪费,这是是大数据真正意义上应该去做的。华院的大部分精力也是在做这些事情,数据交易是可以研究的,但是不应该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包括许多地方政府,不应该跟风去太关注大数据交易所,这个业务并不容易做,初期甚至没有真正的交易。政府数据的开放是要有的,因为数据的开放能够跟容易帮助创业者把事情做起来。政府数据的开放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也要考虑个人的隐私,当然也不要把隐私看得太重,事实上数据经过脱敏后,这些数据对于个人来说也没多少风险。

未来几年再孵化几十家大数据企业

记者:华院和六合创投、盛山资产等成立了一个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联盟,这个联盟的目标是什么?是否会考虑投资一些外部企业,而不全是从内部孵化?

宣晓华:目前我们也在投外部企业,并不是都从内部孵化。我们的孵化是平台是开放的,可以从内部孵化出去,也可以是外部创业者与我们合资来成立一家公司。我们今天成立的这个产业基金联盟,联盟的意思就是要把更多的基金与华院一起合作起来投更多的大数据企业,并不是华院单独来做基金,华院主要是帮助这些基金推荐、判断这些初创项目,给联盟里面的基金提供更多专业的意见。这个产业基金联盟是开放的,未来欢迎更多的基金加入进来,这不是一个共同基金,而是推动这些基金更多的关注大数据创业公司。

记者:您提到的大健康、大娱乐、大金融、大消费、大服务,为什么更看重这些领域?

宣晓华:第一,这些产业和领域都跟人非常相关,数据相对来说也是积累得比较好的;第二,这些领域规模都非常大,客户数量多,市场规模大,而且模式可以快速复制;第三,这些领域非常重要,国家支持、投资者关注,所以这些方向可以先做起来。但是,并不是这些领域之外就没有机会,主要是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每个行业都了解得很细。

记者:您对华院下一步发展有哪些考虑?

宣晓华:华院到2015年底孵化了超过10家的公司。我们的孵化下一步会加速,这是一个裂变的过程,我们的方法论更成熟了,吸引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能力也更强了。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三到五年,再孵化培育二十五家到一百家的公司,这个速度会比过去快很多。


来源:数据客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