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征信:5亿潜在信贷人群有望享受金融服务

【数据猿导读】 大数据征信将利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呈现个人信用状况,让缺少信贷记录的人群也能享受信用的便利,中国的5亿潜在信贷人群在不久的将来有望享受金融服务

大数据征信:5亿潜在信贷人群有望享受金融服务

虽然首批个人征信牌照还未下发,但个人征信市场放开的大趋势已经敲定,在大数据征信的帮助下,以往未能得到覆盖的5亿潜在消费信贷人群将有望获得金融服务。

在日前召开的2016中国(杭州)“互联网+”金融大会上,FICO中国区总裁陈建表示,大数据云评分是中国普惠金融的必然之路。

据他介绍,在美国,有约5000万成年人没有征信局记录,因此,FICO推出了FICO XD产品,通过电信运营商数据、水电煤数据、金融交易数据等判断个人的征信状况。在中国,类似的“盲区”更广,因此,大数据征信、云评分的方式,将成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必然之路。在中国,约存在8亿的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但是,在这8亿人当中,只有3亿有征信数据,没有征信记录的人数多达5亿。

如何考察5亿人的信用状况?如何有效判断3亿人的征信记录?陈建认为,需要依靠大数据云评分,也就是大数据征信。除了传统金融借贷信息,征信机构可以依据网络金融数据、电商数据,政府及公共机构数据、合作伙伴数据,以及各种用户自主递交的信息等,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呈现个人信用状况,让缺少信贷记录的人群也能享受信用的便利。而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指出,大数据征信必须是大而有效的数据。


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工商银行产品创新管理部钱大智:工商银行应用区块链创新扶贫金融服务的探索
工商银行产品创新管理部钱大智:工商银行应用区块链创新扶贫金融...
解析:中国大数据征信行业的“软肋”与对策
解析:中国大数据征信行业的“软肋”与对策
金融科技&大数据产品推荐:百融信贷决策审批系统
金融科技&大数据产品推荐:百融信贷决策审批系统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