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点赞温州医改 “信息化大数据”带来“健康红利”

【数据猿导读】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20分钟专题报道温州医改的“信息化大数据”,详尽介绍了温州市民卡将卫计委、医保局、财政局三个部门的服务,完全统一在一个平台上的相关情况。事实上,对于温州医改来说,央视并不是第一次关注,CCTV-2的《对话》栏目就请了温州“团队”介绍医疗改...

央视点赞温州医改 “信息化大数据”带来“健康红利”

场景:市民陈珏拿着市民卡在温州附一医的自助缴费点缴费,有了这张市民卡,病人不仅不需要带病例,连检测结果都不需要携带,就可以自己在网上挂号。所有的检查和化验结果都被这张卡片信息化管理了,就连付费,也都是一张卡就能解决。主治医生一刷卡,根据市民卡上的先前医院的检验报告,不需要重新再做CT、化验,就能给出诊断结果。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20分钟专题报道温州医改的“信息化大数据”,详尽介绍了温州市民卡将卫计委、医保局、财政局三个部门的服务,完全统一在一个平台上的相关情况。

事实上,对于温州医改来说,央视并不是第一次关注,5月1日CCTV-2的《对话》栏目就请了温州“团队”介绍医疗改革的“温州解法”。

央视为何频频点赞温州医改?市民又将从中收获怎样的改革“红包”?记者专访温州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

记者:温州的医改“信息化大数据”给群众带来了怎样的红利?

程锦国:温州目前建成了全国首个地市级诊疗数据一级交换平台,通过该平台,全市294家公立医院可以实现诊疗信息共享。目前,包括省、市级9家医院以及38家区县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了诊疗数据诊间调阅。

一是应用大数据的政府决策机制。比如通过数据,很快可以发现传染病的感染数据,分析地区分布、感染高发时节,卫生部门就可以出台干预手段。依靠数据支撑,政府部门的决策更科学。

二是依据信息化的服务改善保障。通过大数据共享使群众就医查询医疗记录,更方便就医。

三是基于诊疗共享的费用控制手段。我们进行了数据测算,今年门诊检查比例从70%减少到60%,城镇职工医疗费用从1万700,下降到1万。还有个价格比较,比如白内障手术,各家医院收费是不一样,把所有的数据整合进来,那么所有的收费就一目了然,在省级医院、市级、乡镇的收费是怎样。

四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大数据共享给医生诊治提供各家医院就诊方案参考促进医生诊断。

记者:三季度以及下半年,温州的医改(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方面)还将推进什么项目,做什么工作?

程锦国:第一个方面,统一支付。市民卡一卡通开通支付功能。

第二个方面,提升互联网+医疗水平。下一步启动网上医院的工作,开展网上健康咨询和服务,通俗地说就是“互联网医院”,预计年底会有雏形。

第三方面,改善医疗服务的能力和医疗能力短缺。老人普遍选择居家养老,医疗的监护和照护是缺乏的,接下去我们将开展“远程穿戴设备”。通过数据的筛选,监测高血压、心律不正常等病症的老人,使得老人在家里,通过远程穿戴设备,老人的医疗状况,掌握在签约医生或者基层医疗医务人员这里,从医疗服务进入养老监护。

第四方面,医疗数据大整合。现在大量公共医疗卫生的数据、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数据、妇幼系统的数据还在整合中。

第五方面,“双向转诊”系统预计在11月份投入使用。上级医院的诊疗数据转到下沉基层机构,病人回到社区以后,享受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核心是上级、下级双向平台的诊疗数据很顺畅地交换。


来源: 温州网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金猿人物展】张涵诚: 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将进入深水区,产业价值必须量化
【金猿人物展】张涵诚: 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将进入深水区,产...
【金猿案例展】国网上海市电力: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金猿案例展】国网上海市电力: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