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技术部总经理李津:大数据已与生活息息相关

【数据猿导读】 “大数据商业化,更多的是大数据资源的合作共享,直接买卖大数据是不行的。”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技术部总经理李津说道,随着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增强,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是有可能,但不会是全部,因为这涉及到某些个人隐私数据

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技术部总经理李津:大数据已与生活息息相关

7月14日,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中国首届大数据应用大会,自然要说说概念中的大数据,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技术部总经理李津

大数据离我们有多远?李津:其实已与生活息息相关

“大数据,听起来很远,但其实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技术部总经理李津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从技术走向生活,大数据与移动智能的结合也非常紧密。

“大数据是移动智能的地基,数据的规模、质量、及时性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和价值。”李津表示,以蚂蚁金服移动智能服务为例,蚂蚁金服的支付宝与淘宝一同成长,至今十几年的数据沉淀,已经实现4.5亿实名认证的用户,并打通了国内最大的电商用户数据,加之口碑、余额宝、城市服务、聚宝等功能,支付宝能够计算出的用户数据,小到能了解用户餐食的口味、出行的习惯,大到能了解用户对投资理财的期待,甚至是投资风险承受能力。

“就金融而言,传统银行只做资深顾问,针对有钱人,并不惠民,一般老百姓是享受不到这种顾问服务的,而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一般老百姓理财。”李津表示

再比如,用户定了一趟明天成都飞往上海的航班,那么在提前的几个小时,用户就能依据数据平台push的航班动态安排行程,这是已经实现的大数据;如果用户是差旅族,大数据移动智能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提前预约一趟接机的车、最合适的酒店等,“今年内支付宝应该能实现。”李津表示。

数据商业化如何保证用户隐私?李津:客户绝对看不到原始数据

与以百度搜索、大众点评等为代表的PC端的服务,虽然已经运用了移动智能计算技术,但属于比较早期。李津认为,大约是在3-5年内,大数据和移动智能才真正破局,如今已经越来越移动化、场景化、个性化。

随着大数据在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点点渗透,大数据商业化成为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大数据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也随之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大数据商业化,更多的是大数据资源的合作共享,直接买卖大数据是不行的。”李津解释道,随着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增强,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是有可能,但不会是全部,因为这涉及到某些个人隐私数据。

李津表示,以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为例,芝麻信用可以共享给商户芝麻信用评分的产品,但商户绝对看不到计算芝麻信用评分的各种原始数据。


来源:封面新闻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