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论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彭飞 | 2016-01-05 11:59
【数据猿导读】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早已从当初的“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走进国外的大小商店,许多商品上都标注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而如今这个事事讲求智能的时代,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大数据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关注还是不关注,大数据时代都要来了。经过几年的酝酿期,“大数据”终于在2015年迎来它在中国的迅猛涨潮期。
2015年4月,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在贵阳正式挂牌运营并完成首批大数据交易。目前,国家层面也开始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国内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2015年8月31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该纲要重点强调政府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和开放,并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标志着大数据布局发展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视野。
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推行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5年12月22日召开的“2015智慧家庭大数据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预测处解三明处长也透露,工信部正在制定《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其总体思路、规划定位、发展重点和重要举措等内容也体现出对大数据的重视,大数据产业链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数据的获得、储存与安全环节正在迅速发展,而大数据的应用将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从政策背景看,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从行业背景看,数据资源正以几何级态势快速增长;从产业背景来看,大数据进一步激发了更多新的行业机会和模式。”奥维云网总裁文建平表示:“大数据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的生产力要素,其战略意义毋庸置疑。”
大数据需要实现产业化发展
“大数据概念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其实最需要的是有落地的产品,否则停留在概念炒作上毫无意义。我们希望要有产品能不断问世,通过量变实现质变,尽快使企业在应用大数据中受益。”谢三明在“2015智慧家庭大数据年会”上对台下众多制造业企业代表说道。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5月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字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讲解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之后,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韩国也积极推进“大数据中心战略”。
不足五年之后,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在中国也开始多点开花:大数据+交通产生了滴滴打车,大数据+金融产生了蚂蚁金服,大数据+医疗产生了丁香园,大数据+物流产生了菜鸟网络,大数据+房地产产生了搜房网,等等。
奥维云网总裁文建平认为:“从我们封闭式的互联网到开放式的互联网,再到我们共享、共生的创新时代,应该说大数据的推动力度功不可没。我们的数据量每隔两年会翻一倍,用户数量也在急速增长,这是大数据推动创新发展的结果。”
在欢网科技总经理吴盛刚看来,实现大数据产业化就是把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变现,大数据不是在于创造新的市场,其实是对存量需求再满足,把原来在其他地方的预算引导过来,构成大数据在整个后期市场拓展当中应用变现的新渠道。
“数据业务之外,我们能不能包装出更多的数据产品,而这个产品不是新创造出一个商业模式,它是针对现有传统市场当中的商业模式进行导流,在冰上面敲一个洞,把水引过来,是连通的状态。”吴盛刚说。
文建平则建议,对制造企业来说,实现大数据产业化发展应做到几点:一是将产品的竞争转化为生态的竞争;二是将技术架构布局逐步转化为数据架构布局;三是让概念逐步以应用的形式落地;四是从用户的黏度和用户的真实服务着手来变革。
打破数据融合的难题
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邱东晓认为,目前大数据在全球正处于价值发现阶段,数据融合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经阶段。
在邱东晓看来,数据融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据分立阶段,要做好各种数据标准;第二阶段是把部分数据连接起来,帮助企业的业务创新,形成局部突破;第三阶段是数据大融合的阶段,这个阶段会导致产业的融合。
国美集团技术副总裁吕意凡表示:“通过数据融合,我们的高管每天看着手机都可以指挥战斗,实时了解各个战区的战况,这是在内部决策上做了很多工作。”
吕意凡进一步表示,大数据实际上是更宽广的概念,它应该是全网数据的整合。“最近我们正在尝试围绕着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商品和我们的门店,形成不同的组合,进行多维度数据的分析。通过跟运营商以及大的行业数据公司形成一些行业的数据结合体,我们共同做一些对客户、商品、门店的分析,为未来精准定位、精准营销提供帮助。”
奥维云网董事长喻亮星指出,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平台是阻碍数据融合的两大难题。他以智慧家庭数据的收集为例指出:“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平台,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办法连接,没有办法打通,没有办法真正从我们家庭用户的使用行为了解其观看习惯,也就无法从各个角度去收集数据。”
喻亮星认为,一个统一的大数据开放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大数据企业蓬勃发展。只有数据流通起来,有足够的数据交易,才能实现数据融合,同时也才能够实现数据融合对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对中国企业来说,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就需要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而这其中,大数据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程伯群认为。
程伯群表示:‘智造’就是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环节做到工业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和聚合,同时要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个性化定制这些技术在工业制造行业当中应用起来。‘智造’的特点就是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的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其主要特征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全流程的智能化为切入点,以端对端的信息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
“通过互联网把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活动连接在一起,包括上游的厂商,产业链下游的供货商、经销商、用户,以及产品,加强友商互联,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才能真正谈得上是智造。”程伯群说,“‘智造’意味着‘互联’,‘互联’ 需要共享内容,统一平台。”
“大数据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一场经济变革,更是一场企业升级转型的变革。大数据时代,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做法,必将会使企业、政府在面对大规模复杂数据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而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数据的高速处理,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市场、产品的决策能力。”谢三明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和用户的角色发生转变,从封闭性治理结构转向开放性结构,用户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企业竞争焦点已经从资本、原材料、产品、渠道、规模的争夺转向了对大数据的争夺,甚至通过大数据应用颠覆原有的经营模式。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治理架构和模式将发生改变,大数据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谢三明最后表示。
来源:法人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