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Q1经济大数据报告:北京东莞气贯长虹,上海成都萎靡不振

【数据猿导读】 涉及到GDP增长率,地方政府喜欢用“按可比价格增长”这个口径——这个数据扣除了价格变动情况,反映的是一座城市实际生产能力的变化,可以称之为“实际增长率”。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来做一个盘点,看看哪些城市在加速,哪些城市在掉队

全国Q1经济大数据报告:北京东莞气贯长虹,上海成都萎靡不振

城市战争更喜欢用“名义增长率”来比较,也就是跟上年同期数据直接比较(不扣除价格因素),这样可以及时地反映市场信号,判断一座城市出产的商品究竟是涨价还是降价,进而判断一座城市的产能是否属于过剩态势。

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城市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

本表只罗列了国内部分主要城市,研究方法仅供参考

简单粗暴地解读一下。

北京何以领跑全国?

看实际增长率,北京表现平平。看名义增长率,北京居然高达14.2%,气势如虹,领跑全国——再想到北京GDP巨大的基数,实在要为帝都的魔力啧啧称奇。

大概从5年前,北京上海的GDP增速差不多一起慢了下来,而且十分相近,但这实在是一个误会,虽然二者公布的“GDP增长率”差不多,但是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2009年,北京的GDP相当于上海的80%,到2015年,北京已经相当于上海的92%。

北京为什么在速度上跑赢了上海?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产业结构,北京是国内最早进入靠服务业来驱动经济发展的城市,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0%,远超上海广州深圳。

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振,传统制造业开始增长乏力,第三产业则愈发强劲,尤其是金融、文创、互联网等高端产业。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切换,带来了城市竞争力的洗牌,那些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开始减速,那些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愈发红火。

北京是中国金融、文创、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宇宙中心”,很早就搭上新经济的时代列车。在举国上下“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北京就像一个置身事外的外星人,坐享金融、互联网、文创等新兴产业的丰满果实。

哦对,之前看到有文章据此批评北京“产业空心化”,成为一个吹泡泡的销金之地。我认为,这实在也是一个误会。北京不仅服务业强大,制造业也完全不弱!论工业总产值,北京只是比几个一线工业城市弱一点,与广州相当,超过武汉成都沈阳等传统工业大市。

国家专利局公布过一个数据,2015年,中国企业“专利授权量”前十名中,有五个企业在深圳,四个企业在北京(均为制造业企业)。在这个衡量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上,北京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深圳——你还能说北京没有制造业、北京产业空心化吗?

所以,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北京都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城市,其综合经济竞争力我认为高居中国第一。

只有一个疑问,北京的名义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为何相差这么大?有观点认为北京的钱太多,导致这座城市的通胀情况比其他城市更严重。我认为这只能算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可能还是北京在金融、互联网、文创等新兴产业上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与竞争力,这些产品不像传统工业品那样过剩,属于供不应求的稀缺型产品,其价格上涨也属正常。

上海何以萎靡不振?

上海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无论是实际增长率,还是名义增长率,都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位居末位。

说上海“萎靡不振”,肯定是不客观的,但如果把参照对象设定为北京、深圳,上海这几年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

前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切换,带来了城市竞争力的洗牌,那些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开始减速,那些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愈发红火。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工业城市,上海与苏州这几年的减速也是预料之中。

所以,上海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是被工业拖了后腿。

看统计数据,上海的工业产值这几年也一直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去年下降2.8%——要知道,这个数据,北京广州深圳都是正数。对上海这个工业老大来说,实在不好看。

上海的工业为什么这么难看?我认为原因出在上海的产业转移做得太晚,大概从五年前,北京的首钢、深圳的富士康、广州的广钢等传统制造业户就已经开始往外转移了,但上海没有,宝钢、上汽等工业巨头(纳税大户)仍然驻留上海,几乎纹风不动。

我们来看看上海今年一季度的工业增长情况:精品钢材制造业下降12.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下降7.6%,汽车制造业下降2.6%,生物医药制造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则分别增长5.0%和1.5%。

同样是工业城市,为什么深圳的工业是正增长,上海却是负增长?这足以说明问题了:上海制造业的主导类型属于产能过剩型,深圳则属于需求很旺的新经济类别。

有传统工业拖后腿,上海的金融、文创、总部经济再生猛,也拉不动上海粗壮的大腿。

哦对,上海去年的名义增长率只有5.96%,常住人口也减少了10万人,这都说明上海正处在一个调结构、去产能的阵痛期。这个“阵痛期”,北京、广州、深圳在三到五年前就已经经历过,上海慢了一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相信上海可以很快转型成功,并与帝都一决雌雄!

毫无疑问,凭借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华星光电等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深圳的第二产业含金量是国内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再加上金融、文创、互联网等服务业也欣欣向荣,深圳的产业结构之美甚至超过北京。深圳、东莞何以遥遥领先?

应该说,在所有以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城市中,深圳很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产能过剩困扰的城市。

问题是东莞凭什么?要知道,这几年,什么扫黄潮、企业倒闭潮、外来工流失等传闻可是一直困扰着东莞啊!

东莞的秘密是什么?当然是深圳大哥的提携。孙不熟在今年3月初曾就这个问题到东莞调研。调研发现,东莞经济现在最大的亮点是智能手机、电子制造以及车市与楼市,这都与深圳有扯不清的关系。

有一个数据可做参考,东莞去年进出口总额居然逆势增长4.2%(出口增长了7.8%),要知道全国下降了7%,深圳下降了8.2%,上海北京也是负增长。在国内5个主要外贸城市,以及珠三角9市中,东莞这个增速都排在第一位。

广州为什么还不错?

经常刷朋友圈的朋友,应该对各类“唱衰广州”的文章见多不怪了。

问题是这座一直被“唱衰”的城市,其任何一项经济数据都堪称欣欣向荣,没有出现上海那种经济增速下滑、工业产业负增长的情况,更没有出现东北城市那种几乎全面负增长的情况。

广州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无论是实际增长率,还是名义增长率都还不错。

不仅如此,今年第一季度广州的第二产业同比增加6.6%,远超北京上海,略低于深圳的7.5%。第三产业增速虽然比不上北上深,但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广州的经济增速为什么一直还不错?我认为还是产业结构的原因,广州在底色上是一个商贸城市,这决定了它的服务业发展程度是很高的,在第三产业比重上,广州的比例接近70%,占比之高仅次于北京。再加上广州的制造业也不在“产能过剩”的范畴,其经济增长自然也不会像上海那样被工业拖后腿。

哦对,广州去年的进出口总额是四个一线城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这足以说明广州的制造业发展态势还是不错的。

广州工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汽车、电子与石化。今年第一季度,汽车产业的增速居然高达23.4%,电子制造的增速也达到10.1%,只有石化出现了下降(-2.0%)。

我记得城市战争的朋友@PK 先生曾多次强调一个观点:广州经济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很多个行业缺少一个第一名,但是有很多的第二、三、四、五、六名,这让广州的企业在曝光率上挺吃亏的。

比如,谈到无人机,大家都知道深圳的大疆科技,不一定知道广州的极飞与亿航。谈到生物科技,大家都知道深圳的华大基因,不一定知道广州的达安基因。谈到电商,大家都知道阿里与京东,不一定知道唯品会出自广州。谈到微信,大家都知道是腾讯的产品,不一定知道这个产品在广州鼓捣出来的。除此之外,广州还有很多像网易这类闷声发大财的企业,不为人熟知而已。

广州这类企业虽然都没有做到行业第一名,但好歹也在行业前五名。你可以说这座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可以说它没有深圳、北京跑得快,但千万不要再说它在“衰落”了。

哦对,去年轰动一时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2015),广州企业的参展量也是仅次于深圳东莞,超过北京上海。这个时候,你还要人云亦云地说广州科技产业多差多差吗?

其他城市: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大连、青岛怎么样?

工作量有点大,其他城市就不一一分析了。

天津第一季度的数据其实不错。2015年,受能源产业、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去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的影响,天津去年的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影响:其2015年的实际增长率高达9.3%,但名义增长率只有5.19%,与2014年(9.41%)相比,几近腰斩之势。

在北方工业城市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天津经济仍然表现出不错的抗击打能力,这足以说明这座直辖市的内功。不过,若论速度与锐气,天津正在被重庆赶超。

值得关注的城市还有成都,成都经济的牛一直被媒体吹得蛮大,但比起真实的经济增长率,成都比起重庆的差距是明显的。

重庆为什么那么快?我想,一方面是重庆的确享受到了国家级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再加上重庆这十多年接连遇上几个眼界高远、行动力强的领导班子,这给重庆加了不少分,黄市长也因此时不时会被舆论夸上两句。

南京与杭州两个省会城市,也表现出不俗的抗击打能力——这与江浙两省强大的抗击打能力,以及近些年省会城市普遍崛起的大背景分不开。

武汉也值得关注,本来钢铁是过剩产能,武钢正面临亏损与裁员的困境,汽车产业的增长也十分乏力。正好这两大产业又是武汉的支柱,但看经济数据,武汉受到的影响其实不大,这说明武汉可能已经寻找新的支柱产业,比如光缆、制药等等。国内几个传统工业城市中,武汉的表现其实还不错。

大连接近零增长,沈阳无论是实际增长率还是名义增长率,都是负增长。这两座东北最重要的城市还没有实现触底反弹,说明2016年的东北仍然寒冬漫漫。

青岛的表现居中,但在北方城市中已属亮眼。3月份,孙不熟到青岛做过一次简单的调研,印象挺好。这座城市早已不拿大连做标杆,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那就是学深圳。我认为这个路子是对的,青岛曾经冒出过海尔、海信、青皮、澳柯玛、双星等很多明星企业,在保守的北方城市中的确呈现出有一种“深圳锐气”。不过,最近十年的青岛的确慢了下来,要重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明星气质,也没那么容易。


来源:城市战争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竑观资产合伙人孙霄汉:区块链经济三个系统的X关系
竑观资产合伙人孙霄汉:区块链经济三个系统的X关系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8月上海!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母婴生态大会&樱桃严选找货节来了
8月上海!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母婴生态大会&樱桃严选找货节...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