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金融科技不是异想天开,高质量的大数据才能够成就新金融
【数据猿导读】 “金融科技”正在成为一个新风口。5月14日,主题为“大数据重塑金融新思维”的2016中国金融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大数据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数据信息是金融的命脉,但只有高质量的大数据才能够成就新金融。同时,要完善监管,避免出现大数据垄断加剧信息不对称的情...
![搞金融科技不是异想天开,高质量的大数据才能够成就新金融](/u/cms/www/201605/161049556kvm.jpg)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认为,中国东西部因地制宜、并驾齐驱的大数据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着眼于“大数据+”,将大数据与金融、制造、流通等产业紧密融合,致力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以重庆、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则重点关注大数据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大数据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
“数据信息是金融的命脉,但只有高质量的大数据才能够成就‘新金融’。”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再平认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大量的海量信息中间去发现规律,是在金融领域实现大数据价值的三个维度。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表示,“融合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金融行业依赖于大量的数据,通过融合金融服务对象各方面的数据,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二维到三维等,对于数据的价值提升,不是‘+’的提升,可能是‘×’的提升。”
银监会特邀顾问、工行前行长杨凯生表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给人类提供的是从更宽视野、更多维度、更全方位来认知、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他呼吁,人们要正确处理好多种关系,其中包括碎片化信息与完整性数据的关系,结构性数据与非结构性数据的关系;作为企业包括银行还要处理好客户个性化意识与社会化共同需求二者间的关系。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当大家数据获取的能力不同的时候,那么也可能加剧信息不对称。垄断数据的人,有可能会滥用他对数据垄断的优势获取利润,这是技术解决不了的,是人性的问题,怎么样监管才是正道。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或新金融行业长期、平稳、健康的发展,监管层应该不是搞“适度监管”,而是在微观与宏观层面一同进行“审慎监管”。
来源:经济参考网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