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疑手游行业是否需要大数据?那是因为你们都瞎玩

【数据猿导读】 实际上,在手游行业,数据所反映的用户习惯与游戏本身的逻辑关系较弱,很难从数据中发现直接的因果关系,更多的数据分析做法是找出相关性,之后把皮球抛给技术、产品、运营甚至资本层面去解决,这不是数据的错,也可能不是分析的错,因为大数据在手游领域目前就是这个程度

质疑手游行业是否需要大数据?那是因为你们都瞎玩

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又一次在乌镇开幕,这是一次“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升级讨论会,也是各行各业围观互联网全新风向标的绝好机会。对于手游行业,这样的行业盛会同样有着参考价值,尤其在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方面值得深思。

做手游需要大数据么?

想要搞懂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能干什么?关于这个名词有很多高深莫测的解释,内容大多晦涩、冗长,其中较为狭义、更容易被理解的说法是,收集用户数据,发现商业规律。

对于这样的大数据,马云的说法是“做淘宝不是卖货,而是为了获得数据”,马化腾的说法是“腾讯的未来在于用大数据做连接”,李彦宏的说法更简单粗暴“百度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些互联网观点都清晰的说明一件事,大数据能够帮你更了解用户需求,可以更好的实现商业价值,但前提是你需要懂得利用这些大数据做点什么。

对于手游行业,这样的大数据显然是需要的,并且很多数据分析机构、渠道商、发行商甚至CP本身已经开始收集、解读这样的大数据,不过从结果来看,这些大数据起到的作用并没有BAT所说的那么神乎其技,甚至还有些适得其反。为什么?

手游的大数据都用来做什么

首先不妨看看,手游行业用大数据都做了什么:

核心指标,无论对于数据调研机构、渠道商、发行商甚至CP本身,获取大数据之后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计算一些核心指标,这些指标也属于大数据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描绘、解读并预测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常见的日/月活跃、付费率、留存率,也有ARPU(单位用户收益)、ARPPU(单位付费用户收益)这一类传统的SP行业指标。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LTV(生命周期价值)与ROI(投资回报率)也逐渐出现在手游行业的大数据报告之中。

游戏数值,对于手游发行和CP,大数据也会被用在微调游戏数值,这样的调整有利于维护游戏数值体系的平衡。

付费设计,大数据也会被应用在手游中的一些付费数值的调整方面,当然,多数情况是为了配合运营计划展开。

运营设计,大数据在手游运营层面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可以有效预防玩家流失风险,或者精准的进行推广投放。

表面看起来,这些大数据的应用都很常见,甚至在数据分析方面,也有很多成熟的商业模型可以借鉴,那么是不是参考这样的大数据及商业分析,就可以成功打造并运营一款出色的手游呢?很多投资人是坚信这一点的,但现实却无情的扇脸。

一些变味的手游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模式,数据永远是最诚实、可靠的,但不同的分析,不同的理解,甚至不同的环境都有可能令人对真实的数据产生错觉,这种现象在手游圈很常见,也演变出了一系列变味的手游大数据模式:

第一种是纯粹的商业大数据信仰者,他们用大数据主导游戏,只重视数据和收益,不重视用户体验。Zynga或许是此类数据模式的鼻祖,曾经以此辉煌,但最终遭遇惨败。2015年之前,多数国内手游公司都是这么做的,因为投资人希望看到这样的数据,但遗憾的这些做数据的最终都倒下了。

第二种是被数据绑架的渠道追随者,他们只做适合渠道数据的产品,没有勇气创新和改变。这是被国内手游行业大环境倒逼的一群人,可以理解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中小CP中最为常见。渠道的运营思想与手游产品是不同的,它更看重KPI而不是手游本身的成就,一些为了赢得更多渠道资源的手游团队,无形中本末倒置,为了迎合渠道KPI去进行产品数据调整,结果产品体验不足,没有抱稳大腿的多数生活的很惨淡。

第三种是空谈数据主义者,价值在于给投资人讲故事。在页游时代,“营收”是很多收入低下的公司难于启齿的数据,于是聪明的Leader们经常将他换成“流水”,这是一类空泛的非核心数据指标,但对于给投资人讲故事意义重大。在资本圈,投资是不看产品体验的,投资者更相信权威的商业数据,对于手游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BUG,修复它的最好办法是,交足够多的学费。

以上的手游大数据模式都有例可证,各位读者可以百度脑补,这里笔者就不再点名。这显然不是BAT大佬们口中所说的大数据模式,更像是一种基于商业目的的数据投机行为,因为这些模式直接把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架空,以此得出的关于用户的结论显然也不可能有多正确。

这样的大数据别太较真

实际上,在手游行业,数据所反映的用户习惯与游戏本身的逻辑关系较弱,很难从数据中发现直接的因果关系,更多的数据分析做法是找出相关性,之后把皮球抛给技术、产品、运营甚至资本层面去解决,这不是数据的错,也可能不是分析的错,因为大数据在手游领域目前就是这个程度。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对于大数据太较真,就有些过了。无论在立项研发,运营推广之中游戏本身的体验才是根本,我们或许更应该相信制作人的眼界,更相信研发团队的经验,更相信运营人员的经验,数据及分析则更适合辅助与预测,毕竟玩手游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很多难以言喻的非理性存在,这些非理性是很难完全数据化的。实际上,在2015年初,手游投资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年初拿到风投的一些发行或者CP,投资商开始更关注团队的实力、经验,而不是单纯凭借一些商业化的数据,这一点斑马网采访的很多投资都进行了确认。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对于手游的大数据策略不属于以上笔者说的任何一类,因为它的大数据策略更像是一种商业投资。通过传统大数据分析,它更懂得哪些类型的手游更火,也更理解这些手游的不足。在没有手游版权风险的中国,投资做一个比这些手游体验更好的,是没理由不赚钱的……不过,很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腾讯。


来源:斑马网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