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助企业捞金管理决策 却帮不了“他”
【数据猿导读】 我们经常能听到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帮助城市进行规划,帮助情报机构发现恐怖分子之间的联系。但是,如果这些数据是关于个人,尤其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普通百姓时,这些算法就会成为一种“压迫”

大数据的副作用
在美国,低收入用户是社会中被监视最严重的一部分民众。据巴尔的摩大学法律教授Michele Gilman介绍,这并不是说警察随时都在盯着他们,而是说像公共福利项目、儿童福利系统等都在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尤其是穷人。在一些特定的区域,为了能够将公共福利进行量化,申请者需要进行指纹采集和药物测试。一旦人们开始接受这些福利,政府将会开始监测他们如何花费这些资金,甚至有时候也会在其家中进行检查。
通过这些方式收集的数据最终会反馈到警察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监测循环。一旦某人的某一次不当行为出现在了档案上,那么他将很难再找到另外一份工作、贷款或者租房。信贷员或者公司人事经理会检查申请人的个人记录,从而来确定这个人是否有一些不良行为。
“大数据系统只是算法,它并不懂得法律,如果它根据数据判定这些人不适合申请贷款或工作时,就会在法理上违反无罪推定原则。”渥太华大学教授科尔说道。
众所周知,“无罪推定原则”是人们享有的正当司法权力之一。科尔表示:“在司法审判当中,人们有发言权,参与听证和推翻供词的权利。”如果大数据系统成了人们决策的大脑,就会产生所谓的“算法正义”,这对许多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吉尔曼教授一直致力于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消去错误的不良记录,虽然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将许多记录从公共数据中删去,但原本的数据库还是留有存档,如果官方不进行全面更改,它们依然会是定时炸弹。
局面可否扭转?
大数据的隐患已经引起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注意,该委员会在去年九月开始了一个关于该主题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讨论了大数据分析将如何包括或者排除某些特定的人群。一些评论人警告道,算法有可能根据别人的行为来剥夺其他人的机会。但是,如果善加利用的话,大数据也可能为低收入用户带来福音。例如,一些公司通过分析一些公司数据来计算低收入用户的信用分数,使得那些在传统信用体系下信用分数不高、但是又具有其他有价值信息(例如按时付款、拥有汽车等)的人们可以获得更高的信用分数。
毫无疑问,算法可以使得人们做出的决定更加精确有效。大数据具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能力,而且它也确实做到了。但是如果缺少了人情味,算法也可能因为只追求效率而使得社会的一些群体更加边缘化。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