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银行报告:中国科创看好大数据、SaaS、数字医疗

【数据猿导读】 在创新经济领域中,大数据及相关领域都是时下人们认为最有前景的三大领域,近日,美国硅谷银行和浦发硅谷银行,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科创企业2016展望》,报告显示,中国科创最看好大数据、SaaS、数字医疗

硅谷银行报告:中国科创看好大数据、SaaS、数字医疗

近日,美国硅谷银行和浦发硅谷银行,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科创企业2016展望》。报告显示,85%的中国科创企业认为2016年的经营状况将比2015年更好,大数据、软件即服务(SaaS)和数字医疗三大领域的创业前景最为乐观。

这份报告是硅谷银行对中国科创企业的首次调研,有140份调研反馈,主要来自规模小于100人且年营收600万人民币以下的私营科技公司创始人或管理者。

硅谷银行亚洲总裁及浦发硅谷银行行长蒋德表示,85%的中国科创企业认为2016年的经营状况将比2015年更为乐观,美国、英国的这一数据分别为64%和58%。

“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科创企业来说,2015年已经是非常利好的一年。”他补充道,乐观的心态是创业者创业精神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乐观的心态,不太可能工作很长时间。

风险投资仍是中国科创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有48%的科创企业表示公司2015年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风险投资。但只有38%的科创企业表示,预计公司的下一轮资金来源是风险投资。

报告中对这一比例下降的原因解释道,通常风险投资比其它形式的融资成本更高,并且风险投资人的投资心态已日趋谨慎。此外,资金来源中天使投资、众筹、银行贷款的比例较2015年有所上升。

蒋德还指出,有81%的中国科创企业认为融资环境非常艰难或有一定挑战。在美国、英国的这一调查比例为82%和80%。“中国创业者和英美创业者之间的差距远远小于共同点”,他说道,只是北京、上海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度,与旧金山、波士顿等仍存在差距,但相信很快会赶上来。

在退出渠道上,中国科创企业将IPO视为长期目标,并偏向于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蒋德介绍到,有62%的中国科创企业将IPO视为长期退出战略,5%则希望被收购。

欧美地区的调查结果却刚好与此相反,蒋德表示,欧美科创企业的主要退出策略不是IPO,他们把被收购作为长期目标。蒋德对此解释称,这是发展阶段的问题,在欧美成熟市场,投资者会希望公司被收购,退出后可以把资金再用于投资其他公司。

诺基亚成长基金合伙人邓元鋆表示,目前中国投资人的心态也有所变化。2015年赶集、滴滴等公司的合并事件发生,兼并规模甚至比有些企业的IPO规模还要大。中国投资人已经不再把IPO看成退出的最主要渠道,并购已经成为被投资人普遍介绍的一种模式。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也表示,中国和欧美企业间的这一数据差异会越来越小。

人才招聘和融资难是中国科创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产品开发、运营和销售是受访企业认为是招聘时最为需要的员工职业技能。网络安全和企业税负,是最受中国科创企业关注的两项公共政策。

在创新经济领域中,大数据、软件即服务(SaaS)和数字医疗是受访者认为最有前景的三大领域,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17%和16%。其它受访者认为较有前景的创业领域还包括,金融科技、移动广告技术、生物科技和机器人等。

硅谷银行有30多年历史,致力于服务创新企业及其投资人,业务包括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服务和私人银行服务。浦发硅谷银行是硅谷银行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的中美合资银行,是第一家专注服务于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及其投资人,助其推进创想的科技银行。硅谷银行从2009年开始发布针对美国是的科技创业年度展望报告,并在2013年将英国纳入调研范围。


来源:和讯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