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威马还是没能“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原创 媛媛 | 2023-10-12 19:10
【数据猿导读】 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一份通告,指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23年10月7日正式受理了威马汽车的预重整申请。在通告中,威马汽车提到,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等客观因素,威马汽车陷入了经营上的困境。然而,...
曾经一度身处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威马汽车,如今财务困境重重,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数据,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申请,申请人正是威马汽车自身。这标志着这家曾经备受瞩目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面临严重财务挑战。
随后,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一份通告,指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23年10月7日正式受理了威马汽车的预重整申请。在通告中,威马汽车提到,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等客观因素,威马汽车陷入了经营上的困境。然而,威马汽车强调,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从起高楼到落尘埃
威马汽车(WM Motor)创立于2015年,其名字取自德语中的"世界冠军"(Weltmeister)。公司的创始人沈晖,曾在博格华纳担任中国区总裁,以及菲亚特集团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于2009年12月1日加入吉利集团并担任集团副总裁。在吉利集团,他领导团队成功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此后,他还担任过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在汽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新兴造车行业崭露头角之际,决定离开吉利创办了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的CFO张然曾担任吉利集团的CFO,而联合创始人林立刚曾是吉利集团在沃尔沃收购谈判中的关键成员,对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非常熟悉。此外,威马汽车的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曾在沃尔沃领导过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因此,威马汽车的创始团队在造车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基因,这使得威马汽车在初创阶段就具备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2015年确实是创业造车行业的黄金时刻,也是那个时候威马汽车开始崭露头角,从起步时间上来看,威马汽车几乎与"蔚小理"的创立时间相近。作为最早一批涉足造车的新势力之一,威马因其创始人沈晖在汽车领域的深厚经验,吸引了众多投资方的支持,包括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和机构。
威马拿下造车资质的时间也很早,是在2016年。随后,威马在温州建立了其首个生产工厂,并且几年后在湖北黄冈兴建了第二座工厂,总产能达到了25万辆。
据了解,威马汽车共进行了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过350亿元人民币,使其成为新兴造车企业中融资规模最大之一。然而,尽管获得了数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威马汽车却一直陷入财务压力,让人不禁质疑这些庞大的融资款项究竟去了哪里,天胡开局的威马汽车到底是怎么一步步的走到破产局面?
1、持续亏损
事实上,威马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着经济自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据威马汽车之前提交的招股书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威马汽车的年收入分别为17.6亿元、26.7亿元和47.7亿元,而净亏损分别达到41.5亿元、50.8亿元和82.1亿元。其毛利率也呈现负值,分别为-58.3%、-43.5%和-41.1%。
根据2021年的亏损幅度计算,威马汽车在2021年年底的现金储备不足以支持该公司一年的正常运营,这让威马汽车随时都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工厂停摆、降薪裁员
进入2022年,威马汽车经历了一系列困境,包括裁员、降薪、关闭门店以及供应链问题。
从2022年11月开始,威马的温州工厂陷入半停工状态,尤其在12月上半月,员工的出勤情况急剧下降,甚至有多天只有极少数员工在打卡,每次出勤时间仅大约半小时。后来,威马的温州工厂更是已经处于全线停摆状态。
在2023年2月,有消息称威马汽车为削减成本启动了新一轮的降薪计划,并准备全员停薪留职的内部通知。内部消息透露,威马汽车高层正在考虑两种方案:一是让部分员工留职但停薪,二是将所有部门的预算缩减25%。
此外,一些威马汽车研发人员表示,虽然他们没有收到停薪留职的通知,但公司已通知员工不用再上班考勤。除了温州工厂,威马汽车还在湖北黄冈设有一座生产基地,该工厂的状况与温州工厂相似,员工出勤几乎停滞,工厂处于似乎已经被遗弃的状态。
此外,威马汽车的销量也持续下滑,据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其销量分别为1.3万辆、2.2万辆和4.4万辆。然而,2022年第一季度销量仅为7476辆,同比下降33.3%。
威马汽车还面临了一系列负面事件,包括多起自燃事件以及在2022年初爆发的“锁电”问题,该问题引起了车主的质疑,威马因此受到央媒点名批评。这些问题导致威马汽车在舆论上备受争议。
今年1月12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微博分享了一段带有台词的短视频,里面只有一句话:“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段《芙蓉镇》经典台词,折射了威马汽车当时的处境。
3、汽车圈大戏“主演”
早前,威马汽车曾寄望通过在香港股市“借壳上市”来解决资金问题,以确保企业的持续运营。
在2023年1月12日,Apollo出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威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收购协议,计划以约148亿元人民币(约合20.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威马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此交易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的发行价进行结算,共计发行288亿股代价股份。
完成此次交易后,威马汽车将持有Apollo出行股份的311亿股,其持股比例将从原来的23.67%上升至68.26%,成为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
然而,这一希望最终破灭。在2023年9月8日晚间,Apollo出行在港交所宣布终止收购威马汽车的协议,因此收购和配售事项将不再进行。紧随其后,威马汽车在2023年9月10日下午宣布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反向收购进程。
正当威马汽车曾历经三次上市失败并处于破产边缘之际,2023年9月11日,开心汽车出现,公开表示可能会全盘收购威马汽车。这为资金困难的威马再次带来了一线希望。
毫无疑问,威马汽车的商业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剧本,前期陷入破产的危机,后来出现了新的机会,让公司有望获得新生。
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是威马汽车真的不行了,还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未来不再明朗?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前夜与胜者的要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造车新势力们似乎飘飘然,2022年有5家品牌的销量突破10万辆,这一成绩确实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即便在这股市场热潮中,新兴的造车新势力们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许多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提并论的品牌也可能面临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
信达证券的研究报告曾指出,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演进将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一:价格竞争激烈。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市场出现了价格战。这一阶段,车企竞相降价以刺激销售,导致价格竞争激烈。这对二三线品牌构成了压力,因为它们通常难以与头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竞争。
阶段二:市场份额集中。在这一阶段,市场份额将迅速集中在头部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二三线品牌可能面临市场份额长期下滑的趋势,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知名的、有信誉的品牌。
阶段三:淘汰和整合。在第三个阶段,一些二三线汽车品牌可能会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的造车新势力可能会被更大的竞争对手或资本整合并收购,以确保其在市场上的持续存在。
当大潮退去,谁在新能源汽车这片“红海”中裸泳便变得显而易见起来。曾经,威马、拜腾、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群雄并起。如今,威马汽车面临破产,小鹏、蔚来也不同程度的遇到了经营困境,只要理想汽车在高歌猛进。
除了威马汽车,拜腾、爱驰、天际、云度等,这些曾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的公司,如今也陷入了困境,有些甚至不得不面临着可能被迫退出市场的境地。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不禁要问: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否真的即将进入“淘汰赛”的前夜?
如果已经进入淘汰赛,那要活下来,应该具备哪些过硬的“素质”呢?
在数据猿看来,在这场惨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应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是如此。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汽车制造等关键技术方面,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并能够引领技术创新的潮流。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能够跟随技术的发展趋势,更要具备前瞻性,能够预见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和创新。
其次,品牌认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强大的品牌不仅代表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代表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这样的形象,企业必须在产品品质、服务等方面做到极致。而这又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因为只有真正的技术创新,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供应链掌控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供应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企业必须确保在做好品控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压低成本,并增强在供应链上的议价能力。这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成本优势,更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最后,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全球化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中国市场的高度竞争,众多企业面临的“红海战场”已经让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变得越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市场无疑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出口。
不得不提的是,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不断地扩张中,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这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当我们提及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自然会被提及,但除此之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技术上的积累已经不容小觑,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这种技术先发优势不仅仅是在电池、驱动或者其他硬件技术上的领先,更多的是在整车系统集成、用户体验优化以及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服务生态上的探索和积累。这些都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出海并非易事,除了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还需要考虑文化、市场习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只有真正地走出去,将先发优势变现,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全球化视野不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种必然。
文:媛媛 / 数据猿
来源: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