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理工大学借大数据“精准扶贫”,“暗地”给贫困生饭卡充钱

【数据猿导读】 南京理工大学巧用大数据“精准扶贫”,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这一暖心行动受到了媒体关注

南京理工大学借大数据“精准扶贫”,“暗地”给贫困生饭卡充钱

南理工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

3月21日,南京理工大学有301位同学的饭卡上“莫名”多出了钱来。有的多了十几块,有的甚至多出了三百多块。以后,他们每个月还将收到同样金额的补助,直到毕业。

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这是南京理工大学最新启动的“暖心饭卡”项目,旨在解决该校贫困生的吃饭问题。

和其他捐助方式有显著不同,南理工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

“这样做,学校想在确保学生尊严的基础上,给贫困生送去温暖。” 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王虎表示,不少家境贫困的学生因为面子原因不愿意申请贫困生奖助学金,一些公开的评审和公示可能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那么,301名贫困生名单以及补助金额是如何确定的?

据悉,南理工教育基金会对全校所有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区间为2015年9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其中,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

为了进一步增强科学性,“准援助对象”确定后,各学院的辅导员(对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更熟悉)对各自学院的名单进行核对。首批经过大数据圈定的314个名单中,最终有301人得到了首批暖心饭卡的资助。

这301人的补助金额并不同。具体而言,该校实行一日三顿、每顿7元,30天共计630元的标准,学生实际就餐支出和630元之间的差距,就是实际补助金额。换言之,学校是按照希望每位在校生“每顿饭吃上7元钱”的标准来实施点对点“充钱”的。

按照这个标准和方案,首批301人获得了从11.63元到340.53元不等的补助。

如果有贫困生比较宅,一直叫外卖,不去食堂吃饭怎么办?

“我们做过综合比较,学校门外的各种小餐馆,一个炒饭也要7、8元,哪怕外卖软件再优惠,学校食堂的饭菜肯定是最实惠的。”王虎说,真正的贫困生,大部分还是去食堂就餐的。因此在他看来,这样的筛选方式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据介绍,数据分析期间,该项目是完全保密的。“我们不想让调查的样本失真,所以前期的工作做得十分保密。”王虎说。

由于学生具有流动性,该基金会将根据具体情况,增减资助对象。

至于对下一届新生的刷卡记录分析范围是否还是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王虎说“不一定”,会继续保密。

那么,是否会有学生知道了筛选方法后,通过故意刷数据的行为获得补助?

王虎告诉记者,他相信这样的学生会是极个别,绝大多数非贫困生都有“孔融让梨”的精神。“如果真有,我们也认了。因为真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获取补助,说明还是在乎这么点钱的,那也属于我们的补助对象。”

3月24日,记者试图通过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联系几位收到补助的贫困生,请他们谈谈感想和看法,被婉拒。

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萍表示,考虑到这个项目的性质,以及为了保护学生隐私,不合适进行采访。“就不去打扰受补助的学生了吧,不如就这样将这个项目默默进行下去,项目的本意也不是为了宣传。”杨萍说。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