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畅谈”绿色存储为哪般?
原创 赢家 | 2022-08-22 14:00
【数据猿导读】 近日,由OCP社区主办、浪潮信息承办的OCP China Day 2022(开放计算中国技术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以“开放·向未来:绿色、融合、赋能”为主题,汇聚了来自OCP Foundation、浪潮信息、Intel、Meta、三星等30多家知名公司、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分享了...

希捷科技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海量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携带着希捷银河(Exos)X20企业级硬盘、双磁臂(MACH.2)和热辅助磁记录(HAMR)技术等最新产品,亮相今年的OCP China Day 2022。

根据IDC的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据圈(每年被创建、采集或是复制的数据集合)将达到221ZB,预计中国的数据圈占比将超过27%,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而且,中国的数据圈将受到来自物联网设备信号、元数据、娱乐相关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增长的驱动。由此可见,数据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词。
希捷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在设计、制造和销售硬盘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量急剧攀升,给存储行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了挑战。
绿色存储“三板斧”
如何解决存储行业的绿色发展问题呢?
其实,存储设备之所以要更新,无非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技术落后,存储空间不足,存储速度变慢;二是设备损坏或者到达使用寿命。如何用更加绿色、便捷的方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希捷给出的答案是回收、自主修复和硬盘重生。
硬盘回收,即通过产品和相关零部件的回收、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希捷已经与浪潮信息、联想、戴尔、谷歌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在硬盘产品及相关零部件方面实现回收和循环利用。
除了硬盘回收之外,希捷在自主修复方面的技术实践更具有实用性。希捷科技中国区产品线管理总监刘嘉告诉数据猿,希捷通过ADR(自动容量重生)技术,可以主动发现磁盘磁头故障,然后主动将它报告给主控或者服务器,服务器在收到通知以后,会对这个硬盘的所有磁头做快速检查,如果发现磁头确实是有问题,那会把问题磁头做容量屏蔽,容量屏蔽就意味着问题磁头负责的容量被暂停使用了,整个硬盘的容量小了一点,大部分情况还是可以继续使用,整个过程都是由ADR自动化完成。
如果说回收是硬盘的“最终归宿”,自主修复是硬盘的“小修小补”,那硬盘重生就是“空中加油”。刘嘉告诉数据猿,由于硬盘行业升级快,一方面是容量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是每TB的IOPS依然有较高的性能要求。为此,希捷研发的双磁臂技术硬盘,可以让硬盘以两倍转速并行地写入、存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存储速度和效率,同时还节省了能源。按照希捷的测算,如果运营一个25EB规模的数据中心,一年可以节省1亿元的电费。
整体来看,希捷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创新,一方面,提升了产品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回收,变废为宝,实现硬盘及其零部件的循环利用。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最终帮助客户减少碳排放,更好的实现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目标。
减碳是情怀也是愿景
希捷为何会在减碳方面投入这么多的研发资源呢?毕竟,这并不一定会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回报。
刘嘉告诉数据猿,近年来,全球都在积极谈论碳中和、碳达峰议题,希捷作为一家全球化科技企业,也希望能够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对地球有益的发展目标。虽然,使用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会导致希捷的成本上升,但有利于实现希捷的长远目标。
刘嘉坦言,“随着大量企业的数据高速增长,我们也注意到有些企业会去二手市场上买一些旧的设备。企业的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部分成本,但是同时也会由于二手设备不可靠,给企业带来损失,而我们刚好有更好、更规范的解决方法,满足企业的存储需求。”
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希捷发现了绿色节能、持续发展背后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资源回收公司需要相关的存储产品,可以把某些有价值的部分回收,重新用到生产中。
“东数西算”战略下的新机遇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了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的计划,“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
对于存储行业来说,“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不少机会。刘嘉认为,首先要把冷热数据分清楚,热数据存在什么介质上,冷数据存在什么介质上,然后根据冷热数据的划分,进一步考虑如何借助不同的冷却方式去降低能耗,比如风冷、液冷等。希捷发现,液冷技术对机械硬盘非常友好,可以改善服务器的散热和震动等等。
其实,“东数西算”战略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电力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多的利用自然的力量解决散热、降低能耗等问题,同时促进东西部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从事数据存储的企业来说,如果能够进一步推广适配的节能存储设备,既可以满足数据的存储需求,又可以满足节能减排、物尽其用的绿色发展需要。这样无疑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享受更多的产品和技术红利。因此,希捷致力于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绿色发展愿景。
来源:数据猿
刷新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不容错过的资讯
大家都在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