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引擎副总裁张鑫:窘境与银弹:业务云化与云原生
火山引擎 | 2022-07-20 15:13
【数据猿导读】 基于云原生打造“银弹”,帮助企业构建云上增长新动力。
![火山引擎副总裁张鑫:窘境与银弹:业务云化与云原生](/u/cms/www/202207/20151307fxzl.jpg)
大家好,我是张鑫。我们看到基于字节跳动内部的最佳实践,火山引擎通过敏捷的云原生基础设施、持续创新的最终用户体验、数据驱动的业务运营,我们在深度、广度、和速度上帮助企业构建云上增长新动力。而这些新动力如何在真实业务场景中落地,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艺术。企业在上云的路上也经常会碰到一些两难的窘境。
首先,企业上云到底是为了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上层业务创新。虽然云最经典的露出形态是提供底层算力资源;但这就像一个房间,虽然提供了空间、承重、采光等物理属性,但只有基于此进行装修并打造生活场景,才能让物理资源产生实际应用价值。同样,企业不是为了上云而用云,更应关注如何在云上构建应用敏捷迭代创新的能力。
此外,上云和引入新技术意味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企业到底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还是采用颠覆式的革命?追求一次性全量替换已有技术体系,往往面临业务中断的风险;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就如同在高速上换轮胎,既影响业务进程又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倡导技术的更新换代就如同F1赛车换轮胎一样,应该尽量对业务无感。同时,要保障业务连续性,并提供从已有技术体系到新技术体系的平滑升级路径。
企业面临的另一个两难,是到底应将主要业务集中在一朵云上,还是分布在不同的云和数据中心里。单一云看似管理简单,但在抗风险、低成本、用户体验上存在局限。如今,企业的业务呈现出的多区域、多国家、多样性趋势,在敦促集中式云走向多云、多数据中心、甚至是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的协同,来增加业务稳定性、灵活地优化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企业上云往往还带来一层或多层复杂度,就像这张图一样,云上新技术层出不穷,可能会让没受过高级培训的业务人员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甚至在一定阶段内会帮倒忙,阻碍业务的发展速度。因此理想情况下,我们应像打造一辆汽车一样,应面向使用场景构建简单易用的用户操作界面,
而将众多复杂技术类似发动机隐藏在操作界面的背后,助力业务增长而不添乱。
企业面临的窘境远不止这些,我们将依赖云原生来克服它们。而云原生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容器、微服务、Kubernetes”等名词,逐渐演化成一种形容词,例如云原生网络、云原生存储、云原生基础设施、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AI、云生消息队列,等等,在为各类技术做冠名。基于此,火山引擎也推出面向算力、面向应用、面向业务场景的全栈云原生解决方案。在面向算力层,基于云原生我们实现更高效、弹性、低成本的资源调度机制;在面向应用层,我们提供涵盖应用开发、交付、运行、安全与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而在面向场景层,我们提供面向应用多云、数据计算等通用解决方案,以及面向生物信息、金融、IoT等行业解决方案。
当然,云原生还在不断演化,这背后是由现代IT应用的演进在推动 ,例如应用前端载体在加速移动化。截至去年12月,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99.7%,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对应的应用架构也从单机模式、Client server、Browser Server,发展到多终端模式。
与此同时,应用后端载体也在加速呈现分布式化,2020年我国计划使用边缘计算的企业占比达53.8%;应用部署方式也从单点部署,到上云、再到下云,形成云和边缘的协同部署。
伴随现代IT和应用架构的演化,我们也预判云原生的发展趋势,并将其提炼为“3A”:首先是 Anywhere,应用可以通过云原生的方式运行在任何容器载体、操作系统、体系架构、多种基础设施、多云、甚至是边缘上。
以及 Anytime,通过云原生安全和云原生可观测保障应用的不间断运行,并让开发者可以随时发布新的代码和功能。
最后支持Any Scenario,云原生今天可以兼顾IaaS与PaaS的场景需求,支持多样化应用形态,满足多行业研发场景。
基于“3A”理念,火山引擎发布四类云原生解决方案,来解决前面提到的企业上云窘境。它们包括从前端-后端-到数据计算的整体应用现代化升级,让底层的云算力更直接的传递到业务层产生价值;能让多种IT形态共存和平滑升级的应用多态管理,减少企业上云和拥抱新技术的阻力;以应用为中心的多云管理和全球应用发布,适应企业业务多区域和全球化的趋势;以及面向行业场景打造定制PaaS,降低行业研发的门槛,实现行业最佳实践的固化。现在我们选择一些展开介绍。
应用现代化是去年12月火山引擎发布会我们提出的理念,今天,我们提供面向多种开发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前端开发,我们提供App、小程序、H5多端覆盖的一站式应用管理。在后端开发场景,利用云原生提供容器化应用部署与微服务体系,并通过弹性容器和服务函数化保证业务稳定性和降本增效。面对常见的数据计算场景,我们通过云原生技术支持流、批一体和多计算框架,通过存算分离解决性能瓶颈,并面向AI、实时大屏、风控等场景深度优化。最后,可观测、混沌工程等能力一起构成了云时代下的开发工具体系。通过云-端-数据的深度联动,打造更顺畅的研发体验和更高的研发效能。
然而,应用现代化也不能一蹴而就,企业也不能在高速上换轮胎;我们听到不少企业讲,云原生虽好,但我们大量现存应用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100%云原生化,新老体系应该如何打通,如何平滑升级是很大的挑战。我们推出的应用多态解决方案,能实现容器化、虚拟化、物理机裸应用的统一管理和应用互访,支持多种开发框架和语言;最重要的,能让企业在无需改造业务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应用云原生化的无感升级,减少了技术更新换代过程中的阵痛和阻力。
当然,更多的解决方案意味着更多的复杂度。以生物信息行业为例,基因组上云是业内趋势。但新的云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在提供高效算力的同时,也为生信科研的开发引入了额外的复杂度。基于云原生这样的技术发动机,我们和广州实验室联合打造了一个面向科研分析场景的生物信息操作系统:Bio-OS,它像汽车的驾驶舱一样抽象掉了底层的云技术细节、支持多云的资源、异构的环境;能够让生信科研用户、临床医疗用户、基因测序企业用户以更低的门槛和更高的效率,实现生信流程开发、二级分析、三级分析、科研论文投稿等众多应用场景,并享受Bio-OS上所提供的开箱即用的生信数据集、工具集、工作流、算法模型。
好了,时间有限,我们最后总结一下,企业拥抱新技术不能在“高速上换轮胎”,繁多的技术工具不能给业务徒增复杂度“帮倒忙”;我们基于云原生打造的现代化应用架构升级、应用多云多态、面向行业场景的定制PaaS等“银弹”,让企业在上云之路上少一些阻力,多一些丝滑以及云端增长原动力!谢谢大家
来源:火山引擎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大会嘉宾】威马汽车集团战2021-08-02
- 【大会嘉宾】联通智慧足迹CM2021-08-02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