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揭秘网络诈骗“坑”人大招 周一周五骗子最活跃
董莉 | 2016-03-15 13:54
【数据猿导读】 网络骗子们最喜欢什么时候活动?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更容易上当?哪个省份的人受骗最多?日前,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了《“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揭开了网络诈骗背后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什么时候骗子最活跃?
去年“双11”、“双12”和圣诞节后,以电商之名的诈骗活动也随之增多,其中以电商退款诈骗居多。今年“元旦”、“春节”假期,全国各地返乡、旅游热潮出现,各种退票改签诈骗增多。春节期间,阿里、腾讯等各大厂商发动红包大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虚假红包诈骗急剧增多。从具体时间看,周一、周五的举报量占35%,高于一周中其他时间;而周六、周日举报数量最少。这与用户网上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诈骗信息怎么传播?
从欺诈信息传播途径来看,短信仍是诈骗主渠道社交软件在诈骗信息传播过程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分类信息网站中,58同城、赶集网占比最高,达75.73%
未知32453 电话短信21093 电商网站12736 分类信息8167
超3成中奖欺诈冒充浙江卫视
中奖欺诈是被举报最多的类型。诈骗分子往往打着这些综艺节目的名义,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邮件等手段向用户发送中奖诈骗信息。
男性视频交友中最易受骗
女性被骗比例最高的类型为网络购物、虚假兼职和退款欺诈。这几类诈骗,女性受害者占比超过60%。
在赌博博彩、视频交友中,被骗的90%是男性。特别是视频交友中,男性占比更是高达98.6%。
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网络诈骗中被骗几率明显不同从年龄看,80后、90后受骗者占八成多。
哪些省份的受害者最多?
四川 河南山东 湖北
从用户举报地域分布来看这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被骗用户最多,占用户举报总量的55.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15前夕,济南等40个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在13万多名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有四成多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六成多消费者遇到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消费者占比最高,同时仍有19.91%的消费者“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86%消费者认为路边摊问题最多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场所的选择上,92.89%的消费者通常会在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购买食品,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便利店和农贸批发市场,还有三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时,86.51%的消费者认为路边早、夜市或小摊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店,有57.13%的消费者认为网店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较而言,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的食品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只有11.17%的消费者认为这里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低。
六成不关注添加剂及安全标识等信息
消费习惯上,44.37%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及说明,但看得并不仔细;同时有1.53%的消费者根本不看。在“消费者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中,92.42%的消费者表示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费者却不关注食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及产品成分等信息;还有六成左右的消费者不关注食品添加剂、贮存条件、规格、净含量及食品安全标识等信息。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还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自身消费安全。
受品牌和价格的影响最大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受品牌、价格的影响最大,分别有77.04%和76.77%的被调查者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另外,因为食品的特殊属性,75.97%的被调查者表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半消费者对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费者没受到产品成分、生产厂家的影响。
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没有显著标注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另有14.96%的消费者则表示经常遇到,仅有5.56%的消费者表示还未遇到过此类问题。
在消费者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没有显著标注、不易辨识”占比超过60%;“宣传虚假或夸大”、“餐饮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卫生不达标”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三种情况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费者遇到过食品掺假掺杂、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还有两成多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标”、“转基因食品没有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及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没有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等违法情况。
处理方式多半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
那么,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消费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为56.70%,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同时,仍有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看法方面,51.25%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问题很多,并表示担忧;33.07%的消费者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表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还有15.62%的消费者更为积极乐观,认为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来看,七成多的消费者认为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而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不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因;还有54.20%的消费者将原因归咎于自身,认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