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戴上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帮牛产好奶

【数据猿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日的活动量都能通过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统计出来,实际上,奶牛也跟运动达人一样“潮”,每一步都会被记录

奶牛戴上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帮牛产好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日的活动量都能通过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统计出来,实际上,奶牛也跟运动达人一样“潮”,每一步都会被记录。记者近日跟随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工作人员,走访位于莱西的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在这里多种益生菌被用来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可穿戴设备应用在每头牛身上,通过监测步数轻松掌握奶牛的身体状况。据悉,越来越多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被应用于养殖业,在不断缩减养殖成本的同时,也在极大提高着养殖产品的质量。

发酵床可食用可做“床”

记者2月24日一早跟随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工作人员赶到莱西市日庄镇胡家沟村,来到青岛富昊德奶牛养殖场。据青岛市畜牧工作站推广研究员冯永胜介绍,此行的一个目的是指导推广发酵床的使用。

曾被戏称为“懒汉养猪法”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取得良好效果:使用木屑或者秸秆碎屑一类,加上一些有益的细菌做成的发酵床,猪生活在上面,其排泄物会被细菌很快降解,实现养猪无污染、无臭气。但养猪好用的发酵床应用到养牛上,还需要克服不少难题。据了解,青岛富昊德奶牛养殖场的发酵床垫料厚40厘米,成分主要是稻壳、固液分离后的牛粪、稻草等。到今年4月份,养殖场负责人孙德伟在自家养殖场引入发酵床将满一年时间。“好处真不少!”他说,奶牛平时常见的疾病有乳房炎和蹄病,对比没有使用发酵床的牛,使用发酵床的牛两种疾病发病率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孙德伟介绍,使用发酵床的牛产奶量也上升了,由此前的每天每头牛产奶29公斤左右上升到31公斤。

虽然养殖户说好,作为专业人士,还要拿出数据支撑。在走访牛舍时,高级畜牧师衣服德和兽医师郝小静还进入到牛舍中,认真采集了发酵床样品,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需要化验出里面有益菌和有害菌数量、比例,研究如何调节比例,更有益于奶牛生活。”郝小静说,有益菌的比例越高,奶牛更容易保持健康状态、不易发病,借助于实验室分析结果,就能人工干预这一比例,除了将有益菌用于奶牛生活环境,各种专用菌剂也被用于直接食用。冯永胜询问得知,孙德伟这里的牛饲料中并没有添加益生菌剂,冯永胜表示可以添加到奶牛饲料中,服用一段时间查看效果。“奶牛吃的料中,有一部分是维持身体状况,另外一部分则用于生产牛奶。有益菌能够帮助奶牛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户效益。”冯永胜说。

大数据监控产量和运动量

说起自家养殖场奶牛的情况,孙德伟都能说出很具体的数字来。比如,每天每头牛平均产奶量在30到31公斤,而最高“记录”,有一头牛一天产奶达到67公斤。对于一个有着数百头牛的养殖场来说,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大数据”支持。记者走访牛舍时看到,每头牛的腿上都绑着一个具有计步器功能的设备。在养殖场设置的“监控中心”里,有一台电脑不停歇运行着,那些计步器记录的数据会源源不断传输到系统中。

据高级畜牧师王建华介绍,给青年牛和泌乳牛安装计步器,通过牧场或挤奶厅安装的感应器自动识别牛号并记录当天的活动量,实时监测牛只活动量、产奶量等数据,辅助配种员进行发情鉴定,提高发情鉴定率,对牧场制定配种工作计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王建华说,牛的健康状态、生理状态都能从“步数”中监控出来:若奶牛每小时的活动量突然减少,可能是患上肢蹄病或其他疾病;活动量增加,就能够判断牛是否发情……因此,通过步数,可以通过大数据提示奶牛最佳配种时间,并可监测繁殖障碍牛、流产牛、乏情牛等;可以监控牛舍舒适度,进行卧床管理,人员是否对牛群进行干扰等;通过手机APP功能,牛场任何角落都可查询牛只数据,实时预警需要处理的牛以及奶厅清洗等。此外,记录每头奶牛产奶量也很有意义。据介绍,通过牛号感应识别器、牛奶电子计量器、电导率检测器等,泌乳牛进入挤奶位时,牛只所佩戴的颈圈或计步器与挤奶位的感应器对应识别,每头牛产奶量、电导率等在线检测和实时传输,系统自动分析出每头牛的档案信息。牧场管理者随时掌握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对个别异常牛只及时进行检查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预防疾病的发生。

新技术助力缩减养牛成本

2017年,孙德伟花费将近200万元,在养殖场里安装了这套设备,其中软件就花费了6万元,还做了不少土建等硬件更新。

“省太多事了!”孙德伟说,以前监测奶牛基本靠“眼力”,每个人都要瞪大眼盯着可能出现的一丝丝变化。以生病奶牛为例,及时发现可以防止疾病传播,但在数百头牛中找出这些牛繁琐又费力,人工成本也较高,还不可避免存在疏漏。引入大数据后,只要系统提示某头牛状况异常,敲下键盘,这头牛就能“自动”进入特定区域等待检查。原来,挤奶厅出口安装有分群门,具备牛号识别系统,对需要处理的牛及时进行分群,彻底改变以前“人找牛、人等牛”的情形,变为“牛等人”:通过系统设定,实现特定奶牛自动行走分类、自动挑选、调群、挤完奶后自动分群。让工作人员原来60%的时间空出来关注到每一头牛,及时处理每天需要治疗、妊检、分群的牛。

记者24日下午与工作人员又来到位于莱西市店埠镇的青岛新高地奶牛养殖场,这里每头奶牛脖子上都挂着项圈,该设备具备牛号识别与发情辅助鉴定功能。据介绍,在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的指导推广下,目前越来越多岛城奶牛养殖场用上了TMR(全混合日粮)饲喂远程监控、奶牛计步器辅助鉴定发情、产奶量自动计量、全自动机械清粪等技术。

据悉,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开展“科技兴牧”示范引领,积极为基层提供畜禽疫病综合技术服务,2017年与养殖场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9份。科技人员开展下基层技术服务、调研工作,通过科技人员上门服务、技术咨询等方式,及时发现养殖生产和疫病防控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养牛者说 让牛过得“更滋润”,产奶量翻番

青岛富昊德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孙德伟从2011年开始养奶牛,亲历了岛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变化。他还记得,一开始每头牛每天的产奶量仅在15公斤左右,到现在早已实现了翻番。“养奶牛,我们的目标是以牛为本,让牛怎么舒服怎么来。”孙德伟说,不同于肉猪、肉鸡的养殖,奶牛生活得舒服,才可能多产奶。因此,从关系生活环境的牛舍到每日的粮食,奶牛在养殖过程中都被严格控制着。“可以说,奶牛吃的东西非常科学、合理,比人的好得多了。”孙德伟表示,比如他家奶牛会严格按比例食用全株玉米青贮、苜蓿草、花生蔓、燕麦草、全棉籽等,既有粗饲料又有精饲料,保证每天日粮营养平衡,并产出高质量牛奶。

在牛奶质量方面,孙德伟感叹,“比外国的标准都高了!”他说,奶牛每个月都要体检不说,牛奶也会进行复杂繁琐的检测,最为严格的要数收购牛奶的企业,划定出牛奶质量线,不合格就拒收,一大罐牛奶全部“废了”,质量高的收购价则相应也高。因此,奶牛养殖户不断提高自家奶品质量,在市场的力量下自主追求高品质生产。据孙德伟介绍,自己开始养牛时还有不少“散户”,近年来奶企开始拒收散户牛奶,为莱西市当地一家乳品公司供奶的户数从370余户减少到210余户:“虽然户数减少,但供奶量基本没有变化,供奶的质量在逐年提高。可以说,岛城奶业实现了提质增量。”


来源:半岛都市报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