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大数据”了吗?五步教你构建大数据产品体系
【数据猿导读】 我们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信息、纷繁杂多的数据充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的,不用怀疑,大数据时代来了。如今说起新媒体和互联网,必提大数据,似乎不这样说就OUT了。那么,今天你“大数据“了吗

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处理,这些无一不是构建大数据产品体系的关键。一个完整的大数据体系分为几个层级,分别是数据基础平台、数据报表与可视化、产品与运营分析、精细化运营平台、开放数据产品、战略分析与决策。
一、如何建设数据基础平台
基础的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包含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规范,数据仓库、产品数据规范,产品ID,用户ID,统一SDK等。
很多公司的数据无法有效利用,就是缺乏统一规范,产品数据上报任由开发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来执行,没有标准化的SDK和上报协议,并且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产品的服务器,无法构建结构化的数据仓库。
做数据平台的架构,很多人会理解为高大上的技术活,其实整个数据平台价值的体现,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配合,例如关键数据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从各个部门业务指标进行提炼,并得到业务部门认可。常见的关键指标有:DAU、PCU、WAU、MAU、按天留存率(1-30日留存)、累计留存率(7日、14日、30日累计留存率),新增用户,有效新增用户,活跃转化率,付费转化率,收入指标,ARPU人均收入,渠道效果数据等。
二、制作数据报表与实现可视化
数据报表与可视化是大数据体系中数据呈现的直接手段。数据可视化要求进行数据指标体系规范,统一定义,统一维度区分,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标准化可配置数据报表设计,直观的可视化输出设计,包括行为、收入、性能、质量等多种数据类别。拿阿里的数据地图来说,他们的优点是数据平台结构清晰,个人与数据关系明确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数据报表过多、平台访问量不高 。因此,大数据体系中,如何确保数据可视化呈现非常关键。
三、产品运营与分析
在建立数据平台和可视化基础上,对已有的用户行为、收入数据等进行各种分析,输出日报、周报、月报、各种专题分析报告,服务于产品的各个环节。
常见的数据分析工作:
1、 用户行为分析,用A/B TEST进行产品优化;
2、 运用漏斗模型进行用户触达分析,如TIPS、广告等曝光到活跃的转化;
3、 收入效果监控与分析,包含付费转化率、渠道效果数据等;
4、 业务长期健康度分析,例如从用户流动模型、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成长性和健康度;
5、 营销推广活动的实时反馈;
6、 用户画像也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式,包括用户如性别、年龄、行为、收入、兴趣爱好、消费行为、上网行为、渠道偏好、行为喜好、生活轨迹与位置等,反映用户各种特征,以达到全面的了解用户,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通常每半年做一次用户画像的专题分析。
常见的数据分析思路:
1、事前分析:主要是对可能的数据进行预测,建立起考核指标,为之后的决策提供支持和精细化运营做准备。
2、事中分析:实时监控收入、用户, 跟踪用户行为,进行数据采集用于分析用户的使用需求;实时查看流量,分析用户使用的场景(网络环境、运行环境等);实时分析活动效果并根据效果调整策略等。
3、事后分析:主要分析考虑产品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儿、活动效果如何、功能效果如何、如何进行后续指导等问题。
常见的数据分析工具:
1、Excel:容易上手、通用性强、美观绘图、函数丰富、支持VBA编程
2、SPSS:支持数据量大、统计专业性强、数据挖掘功能强大、图形化操作、编程扩展强
四、建设数据化运营体系
基于数据基础上搭建的精细化运营平台,主要的平台逻辑多数是进行用户细分,商品和服务细分,通过多种推荐算法的组合优化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推荐。另外还有针对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用户生命周期构建的产品数据运营体系。
数据运营体系的建立主要考虑4个方面的内容:
1、 规范:数据运营体系中的数据规范非常有必要。简单举个例子,同样一份数据,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指标评价这份数据,答案必然五花八门,因此,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数据分析不可能会有结果。
2、数据发展平台:考虑两个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逻辑清晰,进行体系化的思考规划,知道要采集什么样的数据,对常用数据优先固化;其次是具备专业的报表展示效果、体系结构清晰,能够灵活迭代执行。
3、数据仓库:专门的数据仓库记录产品个性化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为用户个性化定制;充分利用数据平台公用接口;共享公司各数据系统数据源。
4、人:完整的数据运营体系中的人员包括专职的产品人员和专职的开发人员。
五、战略分析与决策
战略分析与决策层,更多的是跟很多传统的战略分析、经营分析层面的方法论相似,最大的差异是数据来自于大数据。
变化极快的互联网领域,在业务的战略方向选择上,数据很难预测业务的大发展方向,从本质上来说,数据在精细化营销和运营中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但在产品策划、广告创意等创意性的事情上,起到的作用较小。但一旦产品创意出来,就可以通过灰度测试,数据验证效果了。
建议是,最好用机器来做好“业务运营监控层”和“用户/客户体验优化层”,在此基础上让人来做人类更擅长的经验分析和战略判断。
来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刷新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