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周语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数据猿导读】 未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其基本的特征表现在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要站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潮头,推动形成有利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业务衔接联动的体制机制。

【大咖周语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数据猿导读】从云计算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相对坚实的基础。不过,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看,大部分的人工智能还停留在大数据分析阶段,距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其基本的特征表现在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


梅宏院士:大数据蓬勃发展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大咖_软件_时代_大数据_人工智能-1

2017软博会,梅宏院士讲到,目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个时代赋予了不同的标签。

从基础设施角度,可以称之为互联网+时代;

从计算模式的角度,可以叫做云计算时代;

从信息资源的视角,则是大数据时代或者人工智能时代。

今天我想从最基本的始能技术的角度,我们把它称之为“软件定义的时代”。

那么,什么是软件定义

从软件的发展开始谈起,过去的软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早期我们称之为软硬一体化的阶段,从程序变成软件一直是作为硬件的一个附属品存在。

➤ 七十年代中期软件开始成为独立的产品,并且开始逐步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应用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商用的起步,软件产品走向服务化、走向网络化,开始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的软件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2355.htm


东航数据王学武:打造爆款产品速胜,才能为数据找到立足之地

大咖_软件_时代_大数据_人工智能-2

“数据实验室不是科研组织,我们要的是成果落地。”中国东方航空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王学武非常明确数据的价值所在,“科研成果变为劳动生产力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们要的就是分析成果的落地,要的就是全面铺开,释放数据的潜能,通过数字化推动业务的提升。”

“用得顺手”是让大家“真正用起来”的关键

“大家都在上(数据团队/项目),但到底能做什么、具体做什么,其实很多都还不知道。但是别人都在做,你没做的话就像土八路了。”王学武说。

合作各方,先打造几款爆款产品“速胜”

和很多数据团队一样,在成立之初,王学武的团队面临着如何让高层和业务团队看到自身价值的问题,这时候,打造一款“爆款”产品,让各合作方看到数据的价值十分重要。“燃油效率分析”是其中一个这样的课题。

信息化是企业开启数据化的第一步

在很多传统企业,信息化都是企业开启数据化的第一步。数据团队在进行数据分析、洞察、打造爆款产品之前,需要先整合企业内部数据,进而不断引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外部数据,并通过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统一数据标准。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2339.htm


孟建柱: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将给司法体制改革带来广阔前景

大咖_软件_时代_大数据_人工智能-3

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7月10日在贵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表示,即将来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给司法体制改革带来广阔的前景,为探索司法运行新模式,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孟建柱指出,员额制是司法责任制的基石。

此外,孟建柱强调,要推动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化、常态化,是落实入额办案责任的关键之一。

孟建柱指出,近年来,上海、贵州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破解司法难题,探索一条司法体制改革与现代科技应用融合的新路子。

同时,要站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潮头,主动适应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际需要,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形成有利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业务衔接联动的体制机制,共同提高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2382.htm


创势资本汤旭东:投了10年大数据,我的逻辑还是看人

大咖_软件_时代_大数据_人工智能-4

如何看待风口上的大数据投资?怎样保持投资人的独立判断?在数据圈浸润十年的汤旭东先生指出,

十年,商业逻辑在变化。

回看这十年,从辅助决策渐渐成为主导决策,大数据的价值在发生变化。

首先,数据源从B端变为C端。

其次,商业模式在变迁。

最后,3.0时代,数据在超越人。

2.0到3.0的投资逻辑

不管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我们选择项目时:

首先,看数据获取能力,也就是数据源。

其次,要找到应用场景。

最后,有数据源及好的应用场景后,还要能做出好产品。

这个产品考验的是数据的建模能力、处理能力。建模需要对行业有深度理解,相当于把在行业里做了很多年的人的思维模型,通过计算机的语言表达出来。

原文链接:http://www.datayuan.cn/article/12308.htm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MIT训练出了一只变态、罪恶、极度阴暗的人工智能——诺曼
MIT训练出了一只变态、罪恶、极度阴暗的人工智能——诺曼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
#后疫情时代的新思考#构建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在疫情“新常态”下砥砺前行丨数据猿公益策划
#后疫情时代的新思考#构建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在疫情“新常态”...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