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应对春节旅游,让“黄金假期”不再闹心!

【数据猿导读】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宝贵的两个假期就是春节和十一这两个黄金周了,尽管全国都堵的一塌糊涂,却依然阻挡不了游客的脚步。今年春节,中国多地启动大数据服务应对春节旅游,游客可以根据公开信息来自行选择和调整最佳出行路线,这也让不少游客不再闹心了

大数据应对春节旅游,让“黄金假期”不再闹心!

新华社南宁2月12日电(记者何丰伦)正月初一,准备从南宁市自驾前往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的王咸易全家,选择了早晨8点半出发,途经南宁—柳州高速公路,在鹿寨下高速走一级路前往金秀的路线。

“这是上一天晚上根据广西自治区旅游局、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数据信息披露系统进行的分析,我们临时调整了出行线路。”王咸易说。

春节长达七天假日的“黄金周”是中国人进行短途旅游的“黄金假日”。最近10多年时间,随着私家车数量飙升,以及大范围、大面积出行人数急剧增加,导致“看景成为看人”,假期成为“堵车期”“闹心期”。

过去不久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125个直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2.17万人次,大多数游客崇尚自驾游出行方式,人次数量是去年同期3.2倍。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促进处副处长李昌辉说:“庞大的出行旅游需求是拉动内需、撬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旅游部门及相关部门只能采取‘引导’‘疏导’的方式,吸引客源分流,不断提高旅客满意度。”

面对沉重的出行畅通压力,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中诞生的“旅游大数据”逐渐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春节期间,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将旅游应急指挥监控系统投入试运行。这一系统可实时监控全市12家4A级景区的人流量,掌握最新的游客流量,提供实时旅游信息咨询,实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

事实上,传统“黄金周”期间人员密度很高的山东青岛、海南三亚、广西北海、湖南衡山等地,早在1个多月前就已经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搜索引擎广告等方式,发布了当地春节期间旅游资源供需状况,内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景区密度等。

从新西兰返回桂林旅游的客商谢佳怡说:“这些内容在我回国之前就已经掌握,但我更希望了解的是出行当天具体信息,如果遇上堵车、景区突发事件,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调整行程。”

南宁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孙志宇说:“按照公安部、交通部的统一要求,我国交警、高速公路管理局、旅游部门的即时通行数据都可以通过官方平台查阅,这已经为百姓出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研究大数据问题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婧认为,通过多个政府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及时披露,在最近3年“黄金周”时间段,对人群出行的调整引导已经发生了重要作用。

“多家知名旅游网站与我们团队进行的合作研究表明,83%的人群选择出行前查阅各种出行信息,进行预订。今年春节假期一周前有出行愿望的人群,41%以上愿意通过网站的大数据建议调整出行方案。”罗婧说。

更值得老百姓期盼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大数据平台的挖掘,大量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披露出来,能够为“黄金周”出行模式的变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大数据甚至可以对人群产生潜移默化的“导流”作用。

福建厦门本土的欣欣信息有限公司通过打造B2B、B2C平台获取海量资源,将每天出行的不同数据发布给已经订制出行计划的游客。根据厦门旅游发展委的统计,目前全国有8.8万家中小旅行社在欣欣旅游中“开店”。

广西正辉旅行社负责人邱正辉说:“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流情况,帮助旅游出行的人群在出行前1-2天完成出行计划调整,当天能够选择最畅通的线路。”


来源:新华社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