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营商的物联网之路,准备好了吗?

【数据猿导读】 要合作,也要独处,要开放,也要练内功,这看起来像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运营商的物联网之路吧。我们准备好了吗

运营商的物联网之路,准备好了吗?

大部分运营商没有准备好物联网。

1

前几天,来自英国AnalysysMason的研报显示,到2025年,全球移动服务总支出将达到8880亿美元,而移动运营商在物联网上总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这相当于移动服务总支出的22%。

然而,物联网的连接收入仅为280亿美元,占全球移动电信总收入的3%。

运营商_物联网-1

不言而喻,运营商若按以前的套路玩物联网,入不敷出。运营商将物联网视为新的增长点,却并不能指望“连接”那点微薄收入,唯有依靠整体商业模式转型。

尽管这一窘境业内心知肚明,但这份研报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并毫不客气的指出:

目前全球大部分运营商没有准备好物联网,极少有运营商提及物联网战略规划。

2

不过,该报告后半部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火苗。

报告指出,到2025年,物联网的应用开发和解决方案收入将达到1230亿美元,硬件收入达500亿美元。1730亿和280亿相比,达10多倍之差。

显然,运营商应该扩展物联网价值链,寻求增值空间。

假设我们把物联网的价值链分为:模块、设备、连接、平台、软件定制、应用、客户七部分(如下图)。

运营商_物联网-2

按传统视角看,运营商只是负责连接部分,而剩下的蛋糕被其他领域瓜分。

比如模块有华为、高通等;设备有博世、通用等;平台有Google、微软、IBM分蛋糕;软件定制部分有华为和爱立信这样的电信设备商,还有其他IT公司;应用部分有像霍尼韦尔的智能社区解决方案、其他CRM解决方案等。

我们试着来切分这块蛋糕,简单的把它切成5块,分别归属于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平台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开发商,而运营商的“连接”不过仅占了蛋糕的15%到20%。

运营商_物联网-3

运营商为了连接投入巨资,而连接的收入却是微薄的,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自然就得抢蛋糕,扩展物联网价值链。

可除了连接,运营商在其他领域并不擅长,不具备抢蛋糕的能力。

这是运营商面临物联网时的最大挑战。怎么办?

3

AnalysysMason这份研报最引入注目之处,就是为运营商提出了四大建议。

●成立独立的物联网公司

物联网公司或业务部门应独立于传统业务,大家不能在同样的KPI下吃大锅饭,其绩效考核机制应该与物联网这个新兴领域相匹配,并具备高度的自主决策权。要和传统业务划清界限,不能让传统业务拖累了新兴的物联网业务。

●练好内功,具备独立的物联网研发能力

运营商要进入物联网价值链的新领域,需要有独立的研发和ICT部门,专注于开发面向垂直行业的新功能和解决方案。比如,德国电信旗下的子公司T­Systems(专注于ICT解决方案)开发了一个医疗保健平台e­HealthConnect,支持远程病人监控等物联网应用;Verizon推出了ThingSpace平台,以构建庞大的物联网生态来推动创新。

●合作共赢,推动物联网生态

这是我们天天都在喊的口号,物联网能不能催熟关键靠合作。大多数的运营商都需要和伙伴们合作,才能进入价值链的新领域。无论是应用平台,还是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唯有合作,才是最好的路径。

●大胆投资、收购

报告指出,目前大多数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收购上,表现得相对谨慎。但也有运营商先行一步,比如沃达丰收购CobraAutomotive,以提供连接汽车服务,抢占车联网;瑞典运营商Telia投资车联网平台提供商SpringWorks,最近又收购了F ltcom以实现智慧城市应用。

要合作,也要独处,要开放,也要练内功,这看起来像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运营商的物联网之路吧。我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网优雇佣军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金猿产品展】辟火云: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
【金猿产品展】辟火云: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
大数据24小时:诺基亚推出物联网服务正式入局区块链,伊朗考虑开发自己的加密数字货币
大数据24小时:诺基亚推出物联网服务正式入局区块链,伊朗考虑开...
工业4.0背后的因果链,大数据决定物联网的发展
工业4.0背后的因果链,大数据决定物联网的发展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