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乱布局”只为拿数据,双11购物节4大环节融合大数据
宋少卿 | 2017-02-13 14:00
【数据猿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的过滤功能被凸显出来。在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上,大数据正改变电商产品营销、商品、定价、物流的模式,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巨头通过布局各行业,试图抓住未来的先机
![阿里巴巴“乱布局”只为拿数据,双11购物节4大环节融合大数据](/u/cms/www/201702/13115149iljk.jpg)
在今年各类活动上,演讲嘉宾们最常说一句话是:2016年,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褪去。
的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用户量已经不怎么增长,可是数据却在呈几何倍数增长。我们明显感受到,每天有看不完的公众号推送信息,周末有多到无从下手的电影去选,还时不时收到商家促销短信,间或夹杂着骗子发来的中奖信息。海量信息来得如此之快,我们措手不及。
而信息爆炸的结果,就是资源的重新定义。以往我们信息匮乏,信息本身就是资源。而现在,信息已经多到让人应接不暇,每个人的时间反而成了新的资源。这时候,大数据的过滤作用就凸显出来。
今年双11购物节,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其中的各个环节,虽然作为个人消费者,我们习惯把购物过程的便利认为是理所应当,很难感受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但对于企业而言,它们的努力却是可以被量化的,双11购物节便是许多大数据企业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巨头公司在大数据布局的好时机。
大数据+广告:帮企业找到对的人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广告通过报纸、杂志的途径传播,传播范围有限,而且没有反馈。互联网时代的广告虽然克服了这两个难题,但转化率却不高。而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新型中产阶级崛起,人们更加注重品牌和口碑。此时移动互联网推波助澜,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成为了新的营销平台,社会化数据营销也应运而生。
时趣互动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提出用大数据驱动营销的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创意、广告、数据及SCRM软件等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移动互联网的转型。
以时趣互动策划的三只松鼠双11营销方案为例。首先,时趣互动通过微博和BI智能分析后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粉丝,进行广告精准投放,并根据账号互动排名持续优化,然后在微博文案推广中,围绕热点话题,进行品牌和产品推广,最大化品牌曝光度和关注度。加上转发送奖品和优惠券等方式,三只松鼠最终在当天3小时便取得了3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三只松鼠表示,“双11是让商家爱恨交加的一天,热闹的交易数据背后往往是赔本赚吆喝,而社会化数据营销以远低于传统广告的成本取得了在社交渠道的最大化曝光和收益。”
大数据+制造业: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营销做好以后,决定产品销量的便是产品。在产品层面,大数据也不乏用武之地。
早在2015年初,马云就提出,“未来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因为企业将有大量的数据,制造商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将非常困难”。
大数据目前应用最成熟的商品类别是大家电,在2015年,天猫联合海尔合作,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个性冰箱,天猫通过自身的客户数据,提供给海尔定制化的方案。在海尔冰箱个性化定制平台上,用户只要在网上提交产品需求及相关素材,即可完成对个性化冰箱的定制,从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大数据+电商平台:合理定价保证企业收益
大数据在电商平台的直接应用是辅助产品定价。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电商平台中的商品也符合这个定律。如何根据产品的出货量、进货价格、点击率、购买率等指标确定最优价格,是各中小商家普遍存在的痛点,大数据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
杉数科技是一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服务公司,公司通过决策建模及优化算法,为客户提供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电商平台的商品定价模型就是杉数科技的业务之一。据杉数科技CEO罗小渠表示,定价主要基于企业的历史交易、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市场价格等维度,依靠这些数据建立定价模型,找到最为合理的定价范围,从而最大化企业利益。
而定价效果的评估,则主要依靠企业的核心收益指标,例如销售额、毛利润等指标的变化。
但大数据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此。以阿里巴巴为例,虽然阿里巴巴以电商平台起家,近几年却收购了跟主营业务不相干的微博、优酷,前不久还注资百胜餐饮。对此,业界普遍唱衰阿里的这些决策,在2015年一期财经郎眼节目中,嘉宾直言看不懂阿里的布局。不过现在看来,阿里巴巴是压根没有把自己当作电商公司,而定位成一家数据公司。
无论是社交、影视、金融还是出行,阿里巴巴都有渠道挖掘出用户数据,拿到各类数据后,阿里巴巴就真能做到比你亲妈还要了解你,这种了解带来的用户粘性,背后蕴藏着无法估量的潜在收益。
大数据+物流:预测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
双11的成交量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跟成交量成正比的是快递数量。据估计,今年双11期间的快件数将突破10亿件,相比2015年的7.6亿件增长30%以上,几乎是2014年5.4亿件的两倍。为了应对爆炸的快递数量,各个代收点逐步建立,不得不说,物流和电商相互依存的状况促成了两个行业的繁荣,其中物流行业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大数据的融入。
对于消费者,大数据的作用表现在快递服务体验的提升上。例如,天猫在双11期间的“收藏即送红包”的活动,将成交和收藏之间建立了直接关联,这些信息指导快递公司预先分配好人员、车辆,防止爆仓事件发生,快递的速度得到提高。再比如,京东可以根据货品的浏览次数和游客的地址信息,确定各个仓库的货物预存数量,这项技术在大家电上应用得最好,用户下单后享受次日达的服务,甚至当日达。
据了解,目前天猫和京东的预测准确度都能达到90%以上,而且越是在大城市,大数据带来的便利越明显。
除了以上预测功能,大数据还对快递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菜鸟物流是阿里系的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它收集到的物流信息远不限于天猫、淘宝等自家平台,但凡没有自身物流系统的电商企业,都会以菜鸟驿站作为物流中转站,这就让菜鸟拥有了更广阔的数据来源。
由于数据可以被挖掘,进而可视化,各个快递公司的数据便被菜鸟等第三方物流平台掌握。第三方物流平台掌握了这些数据,就掌握了各家快递公司服务的真实质量。快递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必定会优化自身服务,这样一来整个行业的透明度得到提升,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双11购物节对于大数据企业来说,是一次海量数据的采样过程,也是阿里巴巴一类大公司战略布局的关键战役。
来源:亿欧网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