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险定价新风尚 大数据为其量体裁衣

【数据猿导读】 随着大数据在保险行业大展拳脚之后,车险定价也乘着大数据的东风,步入了新的起点。有了大数据的支撑,根据驾驶行为的定价模式比传统定价模式来的更为科学和有效

车险定价新风尚 大数据为其量体裁衣

大数据总结了人们自己写下的轨迹。滴滴出行日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显示,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中,奇虎360下班最晚,平均为20∶35;第2名至第10名分别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腾讯、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小米;位居第10名的小米公司是唯一的未上市公司,平均下班时间为19∶31。与悲催的互联网公司相比,金融行业整体下班时间都很早,“金领们”基本都在17∶00准时下班。在最正点下班的十大公司中,中信证券、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三家金融企业上榜。

当然,大数据的作用远不止于记录。按照保监会2016年监管工作安排,今年6月底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随车”“随人”的车险定价制度如何实现量身定制,大数据无疑是那把量衣的尺。

大数据在车险定价应用的典型案例就是UBI(基于驾驶行为定价的车险)产品,即通过车联网技术将驾驶操作、汽车运动状态和车辆周围环境等人、路、车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和存储。保险公司通过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种种使用数据的监控,例如连续驾车时间、急刹车频率等,挖掘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建立以“从人”为主的多维度定价模型。

有券商研报预测,目前我国车险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并保持着年复合15%的增长速度,如果车险费率市场化放开,UBI的渗透率在2020年达到25%,UBI将面临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空间广阔。

从海外经验来看,UBI是过去几年保险公司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这主要源于驾驶行为的定价模式比传统定价模式更为科学和有效,车险定价真正从一类一价迈向一人一车一价。即便对互联网并不“感冒”的美国保险市场,对UBI也饶有兴致。在美国个人车险市场排名前十大的保险公司有9家已推出UBI产品。以最大的车险提供商Progressive为例,选择加入其UBI车险计划的用户会收到一个车载诊断系统(OBD)盒子,插到车上实时记录数据,以30天为一个观察期,使用6个月后,保险公司会收回盒子,然后制定一个更新后的保险优惠政策,最高优惠可以达到30%。于2009年引入UBI保险模式后,该公司一改之前股价颓势,5年累计上涨150%,UBI产品占比达到18%,同时,在2013年UBI产品首度实现盈利,净利润也转负为正。

事实上,市场各方早已经意识到UBI在保险市场的应用潜力,都在积极探索类似产品。据了解,人保、平安、太平洋早已在布局车载信息服务。去年年底,都邦保险和南京人人保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按照驾驶里程付费的“里程保”。双方承诺,未来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年行驶里程在10000公里以内的车主选择“里程保”产品,年度商业险的价格将有望低至1000元以下。另外,众安保险旗下“保骉车险”也提出采用多维度因子定价。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根据用车的频次、程度,来设计不同的产品,为车险的多维度定价和服务推送提供参考,从被动赔付变成主动预防,从源头上保障全社会的出行安全。

目前,对于UBI的使用,整个行业仍在探索阶段,但对于大数据的使用,保险行业已经开始有所作为。

比如,河北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打击车险欺诈。2015年以来,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辖内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逐步探索和建设车险反欺诈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其中主要措施就是利用车险“大数据”共享优势,上线运行“车险理赔查询系统”,向各公司开放全省标的车理赔信息实时查询权限,协助保险公司发现和排查疑点案件。截至2015年年底,各公司通过“车险理赔查询系统”累计查询15万余次,共有21家公司利用该系统发现虚假赔案388件,减损金额合计745.67万元。

有了河北的探索实践,新年伊始,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车险反欺诈数据规范的通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车险反欺诈数据规范和采集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向全国各保险公司采集车险反欺诈数据,建设“车险反欺诈信息系统”。全国范围内利用车险信息共享的大数据优势,联合打击车险欺诈行为的大幕正式拉开。


来源:金融时报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